這份報告內容寫得"中規中矩”。
一、直接原因:
老槐巷“好常來”餐館違規使用超期服役、質量不合格的液化石油氣罐。
連接軟管老化破損導致燃氣泄漏,遇明火(初步判斷為灶具點火或電器火花)引發爆燃。
并因餐館結構(違規搭建、使用易燃材料)問題導致坍塌,造成重大人員傷亡。
二、主要責任:
1.餐館經營者(已在事故中死亡)負直接責任。
2.街道辦屬地管理責任落實不到位,日常安全檢查流于形式,未能及時發現并消除重大安全隱患。
3.區消防大隊監督抽查不力,未能有效督促整改。
4.區商務局對餐飲行業安全監管存在盲區,職責不清。
5.區市政部門(雖不直接管理液化氣罐,但因涉及燃氣安全被連帶)在相關宣傳和聯動機制上存在不足。
緊接著對于這份初步報告,市委和調查組充分溝通,給出了處理意見。
1.對涉事街道黨工委書記、辦事處主任予以免職。
2.對區分管安全生產、消防、商務的副區長予以記大過處分。
3.對區消防大隊大隊長、區商務局局長、區市政園林局局長予以記過處分,調離崗位。
4.對相關社區書記、相關片區直接責任人等予以撤職或開除公職。
5.建議市委、市政府向省委、省政府作出深刻檢查。
最終調查報告沒有提及更深層次的燃氣市場管理混亂問題,如:黑氣點”普遍存在。
也沒有追究市級層面在安全投入、機制建設上的責任,更沒有觸碰趙孝榮作為市長本應承擔的“領導責任”。
報告看似邏輯清晰,責任鏈條明確,板子結結實實地打在了區、街道和具體操作層面,處罰人數不算少。
可懂的人看出了門道。
處理的層面只有縣處級以下的干部。
這個力度恰到好處地“點到為止”,既算給了交代,又不至于傷筋動骨,更不會影響到即將到來的權力交接。
這份調查報告,看上去就像是被精心設計過的“止損清單”。
第六天上午,調查組帶著這份最終報告,悄然離開了保康市。
來時風塵仆仆,去時悄無聲息。
調查組就像是從未出現過似的,只留下一個看似塵埃落定的結局。
冰冷的寒風裹挾著細碎的雪花,飄落在迎賓館光潔的大理石臺階上。
洪華、李仕山、那言三人并肩而立,望著考斯特的尾燈在漫天風雪中掙扎著閃爍了幾下,最終徹底被白色的混沌吞噬,消失不見。
“終于走了~”
那言吁出一口濁氣,身體都感覺松快了許多。
前些日子,李仕山的猜測就像一個夢魘般,讓他這幾日提心吊膽,夜不能寐,生怕出現什么意外情況。
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卻什么都沒發生,甚至從檢查組最終的那份報告來看,對洪華仕途的沖擊,比他自己說的還要輕許多。
問題被控制在了可以接受的范圍內,遠沒有李仕山預想中那般狂風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