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仕山湊過去一看,里面各式名茶倒是不少,但存放得頗為隨意。
他一邊翻撿,一邊痛心疾首地“批判”起來,“暴殄天物啊!這明前龍井怎么能這么放?這香氣都快跑光了!還有這個……哎,真是糟蹋了好東西。”
在一旁的典藏氣的直翻白眼,卻又無可奈何。
李仕山一番挑挑揀揀,最終從柜子深處摸出一個小巧的紫砂罐,打開聞了聞,眼睛一亮。
“就它了!典老大,你居然還藏了這么好的大紅袍,平時沒少以公謀私吧?”
典藏又氣一哆嗦,剛想說話就又聽李仕山說道:“你這里應該有茶室吧。”
典藏無奈的說道:“有,跟我來。”
隨后三人就走到旁邊那間雖然設備齊全、但明顯使用頻率不高的茶室。
李仕山則熟練的開始收拾茶具,燒水、溫杯、置茶……動作流暢,神情專注。
就在這茶香開始彌漫時,典藏突然冷不丁地開口問道:“仕山,你讀過《道德經》嗎?”
李仕山正用熱水淋澆著紫砂壺,聞言動作頓了一下,有些不明所以地抬頭看了典藏一眼。
這家伙突然問這個干嘛?
于是,李仕山十分謹慎地答道:“倒是翻過,沒怎么仔細看。”他心里嘀咕,
典藏聽到這個答案,忍不住“嘿嘿”一笑,臉上露出一絲“果然如此”的小得意。
他這如此明顯的小心思,讓坐在主位的古長信也忍俊不禁。
古長信順勢溫和地問道:“那仕山,你平時閑暇時,喜歡看些什么書?”
李仕山心里更覺奇怪了,怎么今晚這兩人都繞著“書”這個話題打轉?
莫非剛才自己來之前,他們就在討論這個。
典藏這廝想給我下套?
“什么書都會看一些,涉獵比較雜。”李仕山的回答依舊謹慎,“不知道先生具體想問哪一方面的?”
他可太清楚了,典藏這家伙,整天和外國人打交道,臟心眼子多得很。
古長信笑容和煦:“無妨,就是問問你閑暇之余,翻看最多的,是哪一類書?”
“這個啊~”聽到是問個人偏好,李仕山思索一番后,說道:“《資治通鑒》。”
此言一出,古長信只是意味深長地笑了笑,撿起小蝶里李仕山拿來的牛肉干放進嘴里,,并未立即評價。
而一旁的典藏,反應就大得多了。
他臉上寫滿了不可思議,幾乎是脫口而出:“你才多大年紀?看什么《資治通鑒》!”
“不會是知道先生在,故意這么說的吧?”
典藏一臉的“我不信”,你李仕山就是在打腫臉充胖子。
李仕山此時已經斷定典藏就就是在給自己挖坑,不由了卸了他一眼,道:“不信是吧。”
于是,李仕山面不改色,一邊繼續手上的泡茶工序,一邊如數家珍般說了起來。
“《資治通鑒》全書二百九十四卷,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寫起,到五代后周世宗顯德六年停筆,涵蓋十六朝一千三百六十二年歷史。”
“全書約三百萬字,其中以隋唐部分最為詳盡,占全書篇幅百分之四十……”
聽著李仕山娓娓道來,甚至連其中著名的篇章和司馬光的一些編撰特點都信手拈來,典藏徹底啞火。
他張了張嘴,最后只能悻然地摸了摸鼻子,小聲嘀咕:“還真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