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家的晚飯時間大多開始于太陽落山之前,等最后一抹余暉落下山頭,也是一家人落筷的時候。
天色將晚,阿云和阿月進來收拾餐盤。
段禾苗擦擦嘴就要離開,荊軻喊住他:“小禾,來幫我引燈。”
禾苗并不多問,從他手上接來燈盞,去點亮一座有十二個燈盤的筒燈。
段夫人覺得奇怪,問向父女二人:“怎么?吃完飯了不回屋么?”
段然清清嗓子,以為他要說什么擲地有聲的話,結果開口就是:“靈兒,你說吧。”
段夫人奇怪地看向女兒,心想這兩人搞什么神神秘秘的這么鄭重?
段靈兒在心里嘆了口氣,看向荊軻。
他剛點完燈,帶著禾苗坐回來,沖靈兒點點頭。
只有看到他在,靈兒心里才有底。
她又看看母親,整理了一下思路,準備開口。
荊軻在回家路上,教了她一些跟段夫人講話的方法和大致的內容。
段夫人曾經身居高處,年輕的時候家里興旺,來往的不是官員就是富商。
場面見得也多,所以說話得跟她從上到下說。
要把重頭內容先拋出來,抓住她的興趣,引起她的認可,才能繼續往下說。
“阿娘還記得前陣子韓子來過咱們這兒嗎?”
段夫人點點頭:“當然啊,君上設了宴,我跟你父親還去了呢,哦,這個你們還不知道吧,你父親啊,他在宴上見到了那個大名鼎鼎的韓子呢,是吧?”
她看向丈夫,段然附和道:“是啊,呵呵。”
段靈兒笑了笑:“那母親可知,韓子曾來過青禾軒用餐?”
段夫人睜圓了眼睛,眨巴一下,緊緊盯著女兒:“真的?他怎會來的?吃了什么?你們……好好招待了吧?”
“他路過門口,進來吃了肉粥和魚干,覺得很好吃呢,阿軻還請他留了字,現在就掛在店里,是青禾軒的招牌啊。”
“是么?”段夫人看著荊軻點點頭。
家里能有韓子的手書,這便算是頂級的收藏,終于有了件像樣的真東西。
她笑問:“寫的什么?”
“好吃。”
“……”
屋里安靜了小片刻,段禾苗打了個噴嚏,搓搓鼻子。
段夫人挑了下眉毛:“什么?”
段靈兒解釋道:“韓子寫了‘好吃’兩個字。”
“就……兩個字?沒請他作篇文章?”
“阿娘啊,韓子的文章,那可都是治國大論,是連秦王都要想法子弄去看的,能愿意給我們一家小小的食肆留下兩個字,便是可遇不可求,又怎好要求他作什么文章?再說,一家經營不善的食肆能作什么文章?總也要有能引人欣賞的地方吧?”
段夫人想了想,覺得言之有理,點頭道:“哎呀,他能來吃就已經是給我們家添光,我可要好好去跟那些個夫人們說道說道,她們連韓子的面兒都沒能見到,如今韓子居然來我們家的食肆吃飯,可得叫她們有的艷羨。”
她的說道說道,大概就是顯擺顯擺的意思,總之是滿足了她的虛榮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