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有幾個文官模樣的人穿過人群,在嬴政身后躬身行禮:“參見公子政,我等是秦國使臣,令尊現是秦國太子,派我們來接公子和夫人回家。”
“回……”嬴政緩緩抬起頭,“……家?”
“是,夫人已在府上準備好,就等公子了。”
來人見他被綁著,立即過來解開,要攙他起身。
嬴政雙手發青,使不上勁,他不要人扶,擺手擋開。
擦干淚,又把小鹿兒衣襟上銹著的那只小鹿,連布一并扯下,整整齊齊疊好,寶貝一樣收進前襟。
俯身在她耳邊輕道:“小鹿兒,你等著,阿政一定會給你報仇的。”
他說罷果斷起身,跟著秦國使臣離開。
經過姬丹身邊的時候看都不看一眼,就像根本不認識這個人。
那些屬于少年時的美好,再也回不去了……
……
……
秦王政十三年。
嬴政二十六歲。
趴在案上睡著的君王忽然醒了,被夢驚醒。
好長的夢。
袖子浸濕了一片,原來自己這么能哭。
他苦笑一下,拿起案上的小鹿布片,輕撫著鹿身上的兩個黑血點。
快了,趙國很快就要完了。
隨即又想到母親,他的阿娘,在嫪毐之亂后被發配去了雍城。
之后有二十七人勸說他不該對生母如此,有悖孝道。
結果二十七人被殺。
第二十八個,是一個叫茅焦的大臣,帶著必死的信念來勸諫,終于讓嬴政回心轉意。
他在去年親自前往雍城接回了母親,重入咸陽甘泉宮居住。
不過接回歸接回,他從沒去看過母親。
心里始終有道難以逾越的高檻,太多的事情,太亂的恩怨,堵在心里比山還高。
此時看著小鹿繡花,悵惘良久,他徐徐嘆出一口氣,有點想翻過大山去看看。
“來人,擺駕甘泉宮。”
……
……
【政哥的故事暫時告一段落】
辣么,為什么要寫這么多他的事?
我覺得,除了國家層面,嬴政和姬丹的重重矛盾也是刺秦的誘因。
他們曾經同在咸陽為質,兩人少時交好,卻因大勢分道揚鑣。
而童年的經歷是成年后深植于心底的行為溯源,也是一個人基本性格的養成起點,足以影響一生。
你恨我我恨你,我要報仇你也要報仇,來來去去加上迫切的國家危機致使姬丹做出了要讓嬴政去死的決定。
我也想從一個更全面的角度來展現“作者的”刺秦故事的前因后果。
荊軻,嬴政,太子丹,這三個人是刺秦的主要構成,后兩者肯定要有獨立的故事線。
但荊軻是本書一哥,還是要更大量地站在他的角度來進行。
他被一姐段靈兒關了幾天小黑屋,終于要放出來了,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