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濮陽的計劃當即延后,大家回到府里,給段靈兒從太醫署請來一位醫官。
太醫署隸屬王宮,下轄的醫官可以差派到一定級別的大臣家里看病,這就又蹭了一把蒙家的好處。
醫官來診脈之后確認是喜脈,不到兩個月,脈象搏動有力,母體的狀態很好。
他又開了些安胎補氣的方子,建議靈兒先把胎坐穩再上路。
那樣一來,就至少還要在咸陽呆上一個多月,搞不好真的就要在這里過年了。
呂英也愿意多留她些時日,家里的孩子很喜歡這個大姐姐,也與自己投緣,聊得來。
段靈兒迫不及待地要回家跟父母分享這個消息,搖了搖頭:“謝過蒙夫人好意,只是我在府上打擾很久了,實在不好再留,思家心切,想早點回去。”
呂英關切道:“可你這才不到兩月,車馬長途的,疲了身子可就不好了。”
靈兒覺得這都不是事兒,異想天開對醫官說:“煩請醫官給我多開點藥,我這兩天多吃一些,多補點氣,是不是就可以把孩子放穩一點?”
醫官:“……”小姑娘,不是這樣理解的。
連呂萌也跳出來湊熱鬧:“要不干脆留在咸陽過年吧,那幾天街上有儺戲,還開放市集到午夜,咸陽的人比濮陽多多了,好熱鬧的。
“嬴、哦不,王上會去極廟冬祭,他的隊伍從城北一直排到城南,有車有馬有步兵,還有戈矛劍戟,聽說他們給馬都披了甲,我好想看看。”
呂英點頭接話:“小七都這么說了,二位就留下吧,我會差人往濮陽去信告知令尊令堂,請他們放心。”
聽起來很好,咸陽很大、人很多,這里過年時的場景肯定比濮陽要盛大。
住在蒙家也可以享受咸陽城的諸多特權,但畢竟是別人家里,拘束。
段靈兒更喜歡在自己的小窩里無拘無束地烤炭盆、蓋小毯,枕在荊軻肚子上吃山芋。
她想爹想娘想弟弟妹妹,也想念青禾團了。
此時心里是拒絕的,可呂氏兩姐妹太熱情,總是推脫也說不過去,便看向荊軻求助。
這家伙自從知道段靈兒懷孕后,就像她的小迷弟,趴在榻邊歪著頭,呵呵呵地笑成一個憨批。
“……聽見沒有,我在問你話呢。”段靈兒揪著他耳朵拎了兩下。
“嗯嗯?什么?”他恍恍惚惚,不假思索道:“嗯,好。”
靈兒好氣又好笑:“好什么啊,我想早點回家,你怎么說?”
“靈兒去哪兒我去哪兒,”他孩子一樣笑笑,“靈兒回家我就回家。”
呂萌一把推開他:“別理這個沒腦子的,靈兒你就在這里住,孩子重要!”
段靈兒低頭摸著肚子:“可是……”
荊軻擠了回來:“靈兒說了想回家,路上顛簸的話,我會想辦法解決的,就這么定了,我是孩子他爹。”
最后一句說得自豪哩,由不得旁人多勸。
呂英收回了堅持,只有呂萌還想跟他杠,被姐姐拍拍肩膀,使了個眼色讓她不要再多話。
醫官才不會給段靈兒多開藥,孩子還是一團小血肉,吃那么多安胎藥會把小東西給弄死,就又補充了一些常規醫囑才離開。
荊軻謝過醫官后,旁若無人地坐上榻,摟著靈兒說起悄悄話,還隔著肚子摸摸孩子開始取名了。
其他人很快魚貫出屋,他們覺得這屋里的空氣甜膩甜膩的,甜到掉牙,還有點齁……
……
……
幾人又在咸陽呆了三天。
為了能讓段靈兒舒舒服服、平平安安地回到濮陽,荊軻打起了馬車的主意。
路途遙遠顛簸,城邑中的路面大多是夯實的黃土,相對平穩,有了坑洞也會被即時填補。
但出了城,尤其是在荒郊野嶺,即使沿著前人的車轍印行駛,也還是坑坑洼洼左搖右擺,還會突然“嗵隆”一聲陷進輪子,驚險又刺激……
不止段靈兒暈車,連趕車的何伯都要暈車了。
荊軻最先想到的,是給車輪裝個避震器。
靈感來自于他很久以前看過的一部秦穿電視劇。
那里面的戰國跟自己穿越的戰國一點兒都不一樣,現在看來覺得很扯,根本瞎編亂造嘛。
男豬腳為了給馬車避震,讓士兵去找彈簧來,士兵一臉懵逼:彈簧?
“就是幾根細細的鐵,”男豬腳說,“你把它找來,一會兒我教你怎么做。”
荊軻信了。
信得真真的。
他和蒙毅去到制作兵器的兵工坊,那里有鐵匠鋪。
還真的找到幾根細細的鐵,都是廢料。有一指粗的,有兩指粗的,大部分還是一坨一坨的。
這個時候,隨著鐵礦的發現和鍛鐵技術的出現,其他幾國很早就開始大范圍地使用鐵質兵器,鐵器貿易在兩百年前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