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信雖然對冶鐵不懂,但也跟著黃品連跑帶顛的一直忙碌。
既然鐵水已經燒出來,沒什么再可看的,繼續留在這里也是礙事。
聽了黃品的喊話,李信邊邁步往洞外走,邊開口道:“北假真是一處寶地。
開春后黔首遷過來,農器能夠直接發放下去。
這對于墾田而言,是件天大的好事。
待工師從刑徒中多挑些人手,這里就能設置武庫。”
扭頭看了一眼黃品,李信臉上帶著笑意道:“聽工師所言,改進之法又起了大用。
看樣子你這次又要得賞賜了。
若是我真能成為北假的郡守,有你這個農都尉,我可省心太多。”
“十成得勞功,我與工師只能共占六成,那四成可是您的。”
咧嘴對李信笑笑,黃品搶先繼續道:“這可不是媚上。
按律法山澤之物可不是隨意動的,若沒您給頂著,還要等采鐵官的傳令才能開動。
這一來一回沒個半年休想動鐵石半塊。”
李信撇撇嘴,“還說不是媚上,我不來你便不敢動了?
之前的烏薪你不是照樣派人挖了。”
頓了頓,李信哈哈笑了兩聲,用力點點頭繼續道:“不過這個媚上我很喜歡,而且今后這樣的事情越多越好。”
收了笑意,李信長嘆一聲道:“大秦山澤眾多,采鐵那邊又人手不夠。
總不能都將發現鐵石的大山都一封了之。
之前在咸陽時已經有傳聞允許大商接手采鐵事宜。
官府只制定售價與抽取鐵稅。
這里全由官營,怎么也比讓大商取利一些要劃算。”
黃品聽了李信透漏出的消息,臉上先是閃過一抹興奮,不過隨后眉頭就皺了起來。
放開的這個口子是采用大商人控制冶鐵業,而官府再對大商人進行控制。
雖然還是屬于間接官營的范疇,但多了一方參與進來,不但意味著要分出一些利潤出去,更意味著官府其實對鐵礦的開采已經有心無力。
可以斷定大秦的財政肯定是已經要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
也難怪李信之前會那樣在意每一粒米糧和每一枚錢幣。
而且這或許就是二世上臺后要提高賦稅的原因。
增加了一條促使大秦滅國的一條誘因。
“國獲全利難道不好?”看到黃品皺起了眉頭,李信輕哼一聲道:“你這副樣子可是有些討打。”
“您誤會了。”
被叫回神的黃品趕忙應了一聲。
腦中飛快地轉動一陣后,覺得以他現在的職位,大秦的經濟發展與循環根本輪不到他指手畫腳。
而且即便他能主持大秦的經濟,他也沒這本事在短短的幾年內扭轉乾坤。
與其操心這個,還不如多想想如何在幾年后的滔天巨浪中存活下來。
卡巴卡巴眼睛,黃品小心翼翼的試探道:“您說起大商,倒是勾起我的興趣。
您說今后我若是也走商路怎么樣。
畢竟我那么多秘法,若是進行販賣不但能使國強,還能兩邊都得了利。”
“你皺眉就是因為這個?覺得秘法獻出去你吃了虧?”
李信停下腳步盯著黃品看了看,嗤笑一聲繼續道:“確有大商因財豐而獲封。
可因商得功能與軍功相比?
就拿巴清這個富可敵國的巨賈來說,她有那么多財帛有什么用,還不是要窩在咸陽城里動彈不得。
以你的聰慧,下邊的就不用我再多說了。”
說到這,李信眼眸猛得一立,一掌一拳相互用力拍握了幾下,語氣不善道:“好好的軍中奇才不去做,盡琢磨那些無用的。
再有這樣心思,你看我打不打你。”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