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理解高異具體在找什么,我們需要將時間線拉回,思考之前副本內的種種疑點。
最先要思考的,便是這些副本中的機械玩偶,究竟從何而來。
是的,最初的玩偶們,小熊弗雷迪,兔子邦妮、小雞奇卡及狐貍海盜霍斯,都是那起失蹤案的受害者。
他們的尸體被藏在玩偶中,而靈魂也就這么附著在了機械與齒輪之間。
說實話,這也沒什么道理不道理的。
城市下水道里有個小丑殺人犯有沒有道理?一家公司由人工智能控制,讓員工24小時干活有沒有道理?
這些副本,本就不能用尋常世界的邏輯來理解——雖然現在現實世界也一群怪人就是了.......
但盡管如此,就算那五個最初的玩偶都是死去孩子的靈魂所操控的。
那之后的其他玩偶呢?受害者就剛好進入了每一個機械玩偶之中?
要知道在“第一夜”的2023年,店里面的機械玩偶可有大幾十個。
按照之前看到的新聞報道,餐廳附近的死者大多也找到的尸體,不可能被藏在玩偶中——何況后期大部分玩偶也不是穿戴式了。
就算每個機械玩偶對應了一個死者,其“活過來”的方式,顯然也與最早的那五個玩偶不同。
應該是一種更便捷,更容易操作且流程化的方式。
看看高異手中的玻璃罐吧,之前用于喚醒玩偶并完成主線任務的“副本源質”,無疑就是罪魁禍首。
當然,這并非意味著所有“副本源質”都擁有這種給予物品生命的能力。
要知道,每個副本的“副本源質”是不同的,都是其對應副本中某種最為核心和關鍵的存在。
而對于眼下這個【玩具戰爭】副本,自然就是這種可以賦予機械玩偶生命的藍色物質。
研究其具體什么成分,只能說完全超乎了高異的知識水平。
不過可以確認的是,這個副本內的某人,通過某種方式制造出了這個藍色物質,并讓不少玩偶活了過來。
而這,才是那2023年一大群玩偶存在的真實原因。
所以制造這些活著的玩偶究竟有何目的,又是誰做的呢?
其實答案,也非常簡單。
整個副本內能夠了解到的,有能力也有足夠知識去制造機械玩偶、開設餐廳并生產這些“副本源質”的人,只有兩個。
既然那位查克已經死于1993年,能夠在未來三十年內,一直進行這些工作的人,自然就只有那位史丹利了。
從這個角度來講,盧進錫的推理其實對了一部分。
起碼他成功確認了后三十年內,這位史丹利的重要作用。
但盧進錫沒有意識到的是,前二十年內的故事,同樣由史丹利主導。
是的,查克也不是什么好人,他在很長時間內都在用各種方式改裝機械玩偶,并且嘗試賦予他們生命——這也是他制造玩偶們時最初的目標。
但客觀來講,他并不需要為那些死者負責——起碼不需要負主要責任。
因為幾乎所有受害者,都死于史丹利之手。
最直接的問題來于1972年的兒童失蹤案。
高異第一次看見這個案件時就在想,警方未免也太無能。
退一萬步來說,就算你們找不到失蹤孩子的遺體,難道還不能找到兇手?
拜托,店鋪的主人、玩偶的制造者都是同一個人,除了查克還能有誰?
但事實上,警方沒有逮捕查克的原因也非常簡單。
他在案發時,擁有極為充足的不在場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