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那個時候他正在醫院中,迎接自己孩子的出生。
這一點,也可以從其日記中確認。
而案件的真正兇手,便是當時還未與查克開啟合作關系的史丹利。
這位史丹利顯然是看見了機械玩偶們的潛力,并選擇了一個頗為極端的方式,制止了餐廳的發展,打擊了查克的事業。
而后,他才以合伙人的身份,出現在了查克面前。
充足的資金,對機械玩偶的了解與熱情,很快便讓史丹利得到了信任,入伙餐廳。
而那家開辦于1987年的“查克與史丹利家庭餐廳”,也是在這種情況下被建立的。
你要問這十五年的時間內,查克難道沒有發現玩偶服內的尸體嗎?
想來應該是不可能的,但為了其制造真正玩偶的夢想,幾個死掉了小孩,顯然不算什么。
在查克的日記中,詳細記載了他兒時進入流動馬戲團,看到那小熊玩偶走到眼前時的震撼。
他究其一生,都在嘗試復現當時的感覺
這成就了查克對機械玩偶的發展,也讓他成為了史丹利的幫兇——雖然當時的他并不知道這點。
而當史丹利加入餐廳與機械玩偶的制造中后,他也逐漸展現了其野心。
大量周邊的死者,便是在那個時候出現的。
史丹利顯然發現了那最初五個玩偶的異狀,并對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在之后的日子里,他制造了一長串的兇殺和綁架案。
為了盡量復現最初的情況,其選擇的受害者大多是兒童——這也是后面大量兒童失蹤案和兇殺案的來源。
史丹利嘗試從受害者身上,提取出某種物質,并將其裝入玩偶之中。
一直到1987年,他的工作有了實質性的進展。
一部分玩偶已經開始擁有生命,而史丹利本人,也成為了某種程度上的“造物主”。
但很快,這位充滿野心和兇殘念頭的年輕人發現,他錯了。
被制造出的玩偶并沒有真正的智能,也并不聽從他的指令。
相反,這些充滿怨念的意識驅動著玩偶們,變得極富攻擊性,并開始尋找殺害他們的兇手。
那起咬掉一個小孩前額葉的“87之咬事件”,便是在此基礎上產生的。
這也解釋了為什么查克的記錄中,他對此事件如此詫異和不解。
因為查克并沒有撒謊,他確實不知道機械玩偶們發狂的原因是什么。
但說到底,難道查克就真的冰清玉潔嗎?
當然是不可能的,他作為機械玩偶們的制造者,怎么可能不會發現背后的異樣。
但在那個時候,史丹利已經控制局面,而查克也早已回不了頭了。
這不是什么雙強對抗,只是一個天才對另一個天才操控......
故事發生到這里,已經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
值得一提的是,最佳書名今天出了。
書名測試中干掉所有競爭對手的是《誤入副本,然后成為傳奇調查員》。
看得出來,大伙對“傳奇調查員”很感興趣........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