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為會嫁給個文人的李文嵐,卻突然選了個武舉人,這讓藍晏姝和藍敏儀有些措手不及,更何況這個武舉人還和英親王府扯上了關系,藍敏儀就更不放心了。
藍敏儀從雁棲院一出來,就馬上命藍笛安排人去調查這曹舉人,而且還打算親自去考場見見他。
武舉選出來的人都是要授官的,自然不能選目不識丁的,所以武舉會試的第一項是文試,文試通過者才可以進行之后的考試。
在太祖、太宗時期,文試較為簡單,官方指定幾本兵法書,考試時不過是從中抽出一段,能準確無誤地默寫出來即可。
后來朝廷逐漸開始重文輕武,武舉出身的同樣被看作魯莽武夫,而且武舉的舉行開始有文官干涉,如今文試的內容已改成兵法加策論。
但這世上文武雙全者畢竟是少數,許多武藝騎射突出者都敗于策論,嚴重影響了武進士的質量,以至于最終選出來的武進士被文官和武官雙方鄙視。
除非本身能力確實突出或有貴人相助,否則武進士很難官運亨通,很多武進士一輩子都是六七品的小官。
李文嵐相中的這名武舉人名曹思泓,如今文試已過,藍敏儀命人查了曹舉人在文試中的成績。
還不錯,得了個第六名,可見不是個單純的武夫,不至于跟才華橫溢的李文嵐無法交流。
文試過后就是騎射、武器、負重,這三項與文試不過即淘汰不同,每項對應相應的分數,綜合評定,決定進入下一場的人選。
最后一項則是拳腳,說白了就是打架,這也是決定最終排名的一場。
藍敏儀要去看武科舉,倒也不麻煩,武試不比文試嚴格,沒有封場一說,畢竟考的都是真刀真槍的實力,不存在夾帶個小抄就能高中的情況。
更何況藍晏清和榮韶凌的人脈她都能用,自己又是以國號為封號,破格擁有親兵的郡主,所以她很順利地站在了主考官旁邊,看著樓下校場內的情況。
為了避免讓人發現她的目的,她特意提前到場多看了一會兒,最先開始的是騎射,要求騎在飛馳的馬上射中箭靶。
主考官是白舒哲的堂叔,與藍敏儀也算熟悉,初時兩人還不時就場內舉人表現點評兩句,氣氛很好。
可進行到一半,一個舉子打破了平靜,藍敏儀猛走兩步,站在欄桿前,死死盯著他。
這個舉子的身形背影像極了藍敏懷,他騎在飛馳的馬上射箭的樣子讓藍敏儀仿佛看到了她大哥。一瞬間讓她心中酸澀難忍,眼淚在眼眶打轉。
距離那噩夢一般的戰爭已過了好幾年,藍敏儀早已緩和了失去至親的巨大痛苦,開始看向未來,可藍敏懷的死是她跨不過去的坎兒。
從前藍敏懷最是精通騎射,藍敏儀當年練習弓箭還是藍敏懷給啟蒙的,只是當年誰也想不到后來大哥會死在妹妹的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