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殿中,朝陽發出的金紅色的光芒透過窗紙照進來,讓本就氣勢恢宏的宮殿多了些神圣。
伴著一聲語調悠長的“皇上駕到”,榮韶凌身著明黃色龍袍,邁著沉穩的步伐從后殿走出。
群臣紛紛跪地,山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榮韶凌端坐于龍椅上,緩緩抬手,“眾卿平身。”聲音不高,透著威嚴。
大臣們起身,按班站好,照例先是兩位丞相奏報重大事物,例如邊關戰事、天災人禍,然后才是
出乎眾官員預料,今日第一個站出來的竟是林啟。
林啟還是個從五品的戶部員外郎,按品級是該站在殿外的,但他還是駙馬,也就有了入殿的資格,站在了眾位王爺的后面,正好跟段駙馬站一排。
這幾個月上朝,林啟表現的十分低調,當然一個從五品的小官,戶部的公事輪不到他來上奏。
其他官員上奏議事時,他也很少插言,只在心中思考若是自己該如何處理應對,再與眾官員的反應進行對比,查找自己的不足。
這是林宇對他的教導,他雖三元及第,意氣風發,但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嶄露頭角重要,多跟朝中那些老臣學學為官之道更重要,免得一時不察被人徹底打落塵埃。
更出乎眾官員預料的是,林啟居然是替宣和公主遞的請罪折子,這公主有多受寵眾所周知,有什么事向來是父女私聊,何須大庭廣眾之下請罪?
再一聽請罪的原因:手下將士毀壞青苗,鞭打苦主。
毀了幾十畝地、打了一個百姓而已。這也值得堂堂公主上奏折請罪?
公主按軍規處罰即可,再命那些將士賠個幾百兩銀子,派兩人對百姓稍加安撫,那些百姓可能仍會痛恨罪魁禍首,卻會真心實意感念公主的恩德。
公主為他們出了氣,免了后幾月的辛勞不說,這一季的收成還是旱澇保收,誰會說公主有錯?
偏偏這位公主就上了請罪折子,洋洋灑灑近千字,沉痛懺悔自己治軍不嚴、御下無方,致使軍隊在百姓中留下惡名,嚴重影響了朝廷的形象,污了父皇的仁賢之名。
這也有點兒太夸張了吧?她的葫蘆里究竟賣的什么藥?
百官或疑惑或早有準備,唯有段駙馬和沈大學士心里咯噔一下。
段駙馬慶幸自己聽了二弟的話,提前寫了請罪折子。
沈大學士則是愧疚和擔憂,他知道打人的是好友之子,卻沒能將消息報給好友,若是皇上心疼女兒追究罪魁禍首,好友就落入被動了。
林啟的折子呈上后,段駙馬就急忙出班跪了下來:“啟奏陛下,臣有罪,臣愧疚惶恐,帶隊毀壞青苗的正是臣的次子,臣治家不嚴、教子無方,有愧于陛下,有愧于殿下!”
段駙馬俯下身做誠懇認罪狀,雙手極力將請罪的折子舉高,那姿勢十分考驗臂力。
好在榮韶凌沒打算難為這位姑父,示意太監麻利地接下了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