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算是罵自己也沒轍。
一些腦子不轉彎的大臣還在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而一些腦子靈活的則聞到一絲風雨欲來的氣息。
……
天幕上。
土城上的正面火炮失去作用。
十里海疆,炮聲震天,戰云飛涌,殺聲四起。
披著孝服的總兵在城頭沉著督戰。
中午時,各處炮聲終于漸漸稀落下去。
他看向竹山門、曉峰嶺兩處。
緩緩閉上雙眼。
英軍山洪般自竹門山朝土城涌下來。
他猛然睜開雙目,腰間長刀抽出!
“好漢們,快跟我殺賊去!”
城上僅有的二百名守軍,各持快刀,發一聲“殺!”
隨后便像一陣旋風,跟著將軍,勇猛地沖入十倍于自己的敵群!
……
【八月十七日(10月1日)拂曉,英軍乘守兵力疲,并利用大霧天氣,在五奎山炮隊掩護下,分左右兩個縱隊強行登陸。】
【左縱隊在道頭港以西至竹山一帶登陸,進攻竹山和曉峰嶺。擔任總援的王錫朋,一面分兵支援竹山門,一面親自率清軍挽救曉峰嶺。】
【英軍連續發起沖鋒,清軍用抬槍、鳥槍一次又一次將敵人擊退,抬槍“至于紅透不能裝打”,只得以短兵器進行格斗。】
【王錫朋被敵炮打斷一腿,仍堅持戰斗,最后力竭犧牲。】
【而當英軍知道這是一位總兵,便持刀瘋狂地對著他的尸體亂砍,把他砍成了一團模糊的血肉,看不出人樣。】
【在竹山門一帶,鄭國鴻兩次被炮擊傷,但仍率部與敵人搏殺,最后“手刃悍賊數人而死”。】
【右縱隊在道頭以東至蘭山一帶登陸,遭到葛云飛所率清軍頑強抵抗。】
【竹山門失守后,左隊部分英軍沿土城東進,占蘭山炮臺南端。與停泊東港之戰船、五奎山上之炮隊,三面夾攻蘭山炮臺。】
……
刀光劍影,兵刃相擊。
錚錚然響成一片。
沖在最前面的將軍見迎面上來個手舉綠旗的英軍頭目,大喝一聲!
手起刀落,連人帶旗桿一劈兩段。
快刀因用力過猛斷成兩截,又忙從腰間抽出兩把佩刀,揮舞著一路殺過去。
待到一直殺上竹山門時,一顆突如其來的槍彈擊中左眼。
同時,從崖上突然縱身跳下一英軍頭目,手舉長刀,照著他臉劈來。
將軍舉刀一撥,長刀從右邊呼的劈過,削去他半張臉,竟渾然不覺。
英軍頭目見將軍剩著半個血淋淋的面孔,仍揮刀直取自己,驚駭得都傻愣住。
這時斜刺里竄出一扛抬炮的英兵,對著他背上放了一炮。
鐵質實心的炮彈從將軍后背射進,前胸穿出,留下個碗盞大的血洞,頓時血涌如注。
圍上來的英軍用長槍瘋狂朝他身上亂戳。
將軍渾身血染,仍倚崖屹立在竹山門上。
須發怒張,一目如炬,雙手高擎著兩把佩刀,仿佛繼續在抗擊著。
……
【左隊仰攻關山炮臺,鎮守關山炮臺的葛云飛打到最后,身邊只剩下兩百人,“公率以拒敵,持短兵奮呼而進,殺戮無算”。】
【英軍怎么都打不下這炮臺,最后右隊也趕過來支援,雙方陷入慘烈的肉搏戰。】
【左突右殺,轉輾戰斗二里之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