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迎接非常有講究,可惜離石并不懂,好在他送的禮物又重又多,在王浚的陪伴下,離石走進一個比郡守府看起來更古老的大宅中,最后在一個矮敦敦的巨大古建筑里落坐。
離石其實非常想仔細欣賞一下這座純漢式建筑,但是他第一次收斂起性子,沒有四處去跑著觀看欣賞,首次尊重起本土的漢人顏面,老老實實按王浚的指示辦。
而王浚也非常識趣,在看到大秦帝國的強大兵力后,率領瑯琊王氏果斷的投靠了大秦帝國。
對大秦帝國的畏懼可能更多是畏懼大秦的武力,這能從王浚對他的態度能感覺出來,尤其是王浚的眼神,就像是一個億萬富翁看一個兇狠強壯的乞丐,那種骨子里的神情讓離石很不舒服。
家主王浚把離石迎進王氏客廳,并向離石熱情的介紹了他的基本情況,他說他有兩個兄長,一個弟弟,兩個兄長都在南方大齊,他們上一輩已經分家,距今已有百多年,小弟早年已在海上夭折。
他留在祖地瑯琊,目前有七個兒子,長子已經投靠大秦,次子子王思學在南齊朝廷任編修的清貴官職,長子王思道替東海宇文霸移交望海郡治權。
說完很清高和自豪的說:
老夫在這亂世有共育有七子,這些都是我王氏延續下去的根基。
長子王思道在望海郡正在接受大秦官員培訓班、次子王思子學在南齊朝庭任編修、三子王思辨在南齊廬江郡任郡吏主簿,四子王思事、五子王思非一起在白鹿書院求學,還有二個幼子跟在他身邊。
不敢隱瞞大王,老夫還有十一個侄子,侄子家就是傳說中的王氏陰脈,我身后這個曬的像黑炭頭的小子,就是陰脈的主事之人王旦己。
他不僅是東海第一高手,而且是擁有八十多條海船,一千多名海上豪雄健兒,他們這一脈,主要是做海上生意,偶爾也補貼一下本家,還有二個侄還與南齊有生意往來,暫時沒有回來。
離石見不慣王浚這種炫耀式的介紹,無非就是告訴他,不要小看瑯琊王氏,他們即使斗不過大秦,也有把握在大秦打擊下,逃到海上或是南方大齊,無論如何都能安全延續下去。
離石想起侍衛的稟報,于是邀請這個中年種馬一起去滄海灣碼頭,看看大秦的海軍,然后再回來愉快的交流。
當王氏族人來到碼頭,看見龐大的船隊后,集體沉默了,大秦帝國鸚鵡螺號率領十條能運載800噸貨物的福船,船頭掛著黑龍戰旗停靠在瑯琊郡海灣時。
其他王氏族人不知怎么想,陪同的王旦己心里立刻跪了,他最清楚這支龐大的船隊意味著什么。
重新返回王氏客廳后,王浚的態度變得客氣許多,把主位主動讓給離石,雖然還是有那種骨子里的傲氣,但是那種毫不在意的輕松神情消失不見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