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一些目光敏銳的學者卻提出了一個獨特的觀點:所謂的“漢傳佛教”,或許更準確地說應當被稱作“漢化佛教”。
原因在于,經過漫長歲月的洗禮和文化的浸潤,這種佛教已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成為一種徹頭徹尾中國化的宗教形態,與最初起源時的原始佛教相比,簡直有著天壤之別。
每當提及佛教僧侶時,許多人的腦海中往往會浮現出這樣一幅畫面:身著袈裟的僧人嚴守清規戒律,對肉食敬而遠之。
但事實上,并非所有佛教流派的僧侶都不能食肉。確切地說,僅僅只是漢傳佛教中的僧侶遵循著不食葷腥的規定。而這一規矩的制定者,正是南北朝時期那位赫赫有名的梁武帝。
與上述情況大相徑庭的是,南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中的僧侶們并沒有像漢傳佛教那樣面臨如此嚴苛的飲食方面的限制規定。
在特定的環境和條件之下,他們是能夠食用一些肉類食物的。而漢傳佛教內部主要劃分為八個重要的宗派,分別是三論宗、唯識宗、天臺宗、華嚴宗、禪宗、凈土宗、密宗以及律宗。
其中那些廣為人們所知曉的經典著作,像是《金剛經》、《心經》、《華嚴經》還有《壇經》等等,這些統統都是漢傳佛教所尊崇并信奉的大乘經典。
然而令人感到意外的是,這些經典并不被南傳佛教所認可和接納。時至當今時代,甚至有部分學者明確地提出觀點稱,大乘佛教里的所有經典典籍實際上,都并非由釋迦牟尼親口所說出來的話語,這種說法也就是所謂的“大乘非佛說論”了。
在眾多宗派之中,八大宗派里的密宗可謂獨樹一幟,其獨特之處令人矚目。這里所說的“密”字蘊含著深邃而隱秘的意味,它代表著秘密以及只在內部傳承的特性。
密宗修行者專注于研習各種秘密法門,這些法門當中包含大量的咒語和真言,正因如此,密宗還有一個別稱叫做真言宗。
然而需要強調的是,這些秘密法門猶如深藏的寶藏一般,絕對不允許向外界隨意透露。
隨著時間的推移,漢傳佛教中的密宗逐漸銷聲匿跡,已然失傳于世。但是,密宗卻如同火種一般傳入了廣袤的西藏地區,并與當地土生土長的原始宗教——苯教相互交融、彼此融合,最終孕育出如今我們所熟知的藏傳佛教。
由此可見,藏傳佛教實際上也是大乘佛教體系中的一部分。
當人們審視藏傳佛教時,不難發現其中存在許多在外人眼中充滿神秘色彩,甚至讓人感到難以接受的元素。例如那令人心生敬畏的雙身佛,以及那些由人骨制成的法器等等。
那么究竟為何藏傳佛教中會出現這些看似神秘乃至詭異的事物呢?
其實原因就在于它們并非源自佛教本身,而是從青藏高原古老原始的苯教那里承襲而來。
沒有這種文化的交融與傳承使得藏傳佛教呈現出與眾不同的風貌和特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