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番艱苦努力,整個托卡曼尼城的城墻不僅變得更厚實堅固,而且寬度也有所增加,從而大大增強了這座城池的防御能力。
然而,這些精妙且強大的防御設施,全部被安置在了城池的內部區域。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城外的波斯人對此一無所知!當城內的防御設施經過緊急搶修后,終于能夠勉強投入使用之時,秦瀾果斷下達命令,讓傷亡慘重、如今僅剩下兩萬名士兵的東突厥仆從軍迅速撤入城中。
緊接著,大秦軍隊憑借堅固高聳的城墻,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據城死守之戰。
要知道,大秦軍隊在以往的冷兵器決戰中或許并非百戰百勝,但若是論起據城而守來打防守戰,他們從心底便擁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心理優勢。
只見城墻上的守軍用為數不多的臼炮發出一聲聲怒吼,輕而易舉地就將波斯仆從軍,如螞蟻般密集的攻城陣勢徹底擊潰。
不過,由于守軍所儲備的炮彈和火藥數量實在有限,并不能一味地依賴火炮來守衛城池。
值得慶幸的是,在這座名為托卡曼尼的城市之中,竟然隱藏著大量的地下黑火油資源。更為巧合的是,大秦軍隊里面恰好有著精通黑火油提純技術的能工巧匠。
于是,每當印波斯仆從軍發起猛烈的攻城攻勢時,城墻上的守軍便能巧妙地利用火油作為輔助手段,進一步加強對城池的防御力量。
正是靠著這種靈活多變的戰術策略,守軍們成功地挺過了最為兇險萬分的第一次攻城大戰。
在此之后,雙方都對對方手段有所了解,波斯帝國的軍隊并未急于再次發動大規模的攻城行動,而是選擇將托卡曼尼城緊緊地包圍起來。
很顯然,他們正在等待后續源源不斷,趕來的上百萬大軍集結完畢,準備以絕對的兵力優勢,一舉攻破這座頑強抵抗的城池。
在激烈的戰火暫歇之際,秦瀾爭分奪秒地采取行動來救治傷員。他深知時間就是生命,于是果斷下令讓隨軍醫生們迅速投入到緊張的救治工作當中。
對于那些身負重傷、生命垂危的傷員,秦瀾要求醫生全力以赴地進行精心治療;而對于傷勢較輕的士兵,則只做簡單的包扎處理,以便能夠盡快重新投入戰斗。
然而,面對一些傷勢過重以至于完全喪失戰斗能力的重傷員,秦瀾當機立斷做出決定——調用飛艇將他們運往位于托卡曼尼城廣場的降落點,并從那里轉送至里海邊大秦新建立的醫療站接受更為全面和深入的醫治。
這一系列舉措展現出了秦瀾對戰地傷員的高度重視,以及對每一個生命的尊重與珍視。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場大規模的傷員轉運過程中,飛艇運輸重傷員時并未因種族差異而有所區別對待。無論是大秦本國的戰士,還是來自東突厥的仆從軍,都得到了平等且及時的救助。
這種一視同仁的做法深深地觸動了,那些受傷的東突厥仆從軍的心弦,讓他們感受到了大秦軍隊的溫暖與關懷。
這份感動不僅僅停留在表面,更是在他們心中生根發芽,使得原本就決心追隨大秦,征戰四方的信念愈發堅定不移。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