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這種觀點與南方那些頑固守舊的勢力大相徑庭。
在南方,盡管這些守舊勢力也效仿大秦興辦工廠,但他們更多地關注于工廠生產出的商品能否迅速變現。實際上,他們的諸多經營方式依舊沿襲著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模式,遵循著古代計然七策,只懂低買高賣、囤積居奇,不知道如何大規模定向生產商品。雖然他們對待工人的待遇有所改善和提升,但卻始終牢牢把控著龐大的人口資源,沒有有目的生產,又不敢組建大型工廠,因為害怕普通人聚集在一起造反。
這樣的狀況顯然無法滿足大秦急速推進工業化進程的需求。因為大秦迫切需要大量擁有產業的富裕階層,只有這些人才能夠成為購買各類商品的主力軍,才能讓大秦工業化進程循環起來。
相比之下,那些最為富有的守舊勢力人數畢竟有限,無論如何都難以支撐起整個國家的工業化發展大業。
不僅國內如此,海外的情況同樣不容樂觀。據大秦《帝國時報》的記者報道,他們跟隨秦皇巡視邊疆時,常常會發回一些令人驚訝的游記見聞。
在文中描述道:“所到之處,所見之人盡皆為野人。這些野人要么身著簡陋的獸皮衣物,要么僅在腰間系著一條粗糙的草裙,披頭散發、身上散發著令人作嘔的臭味,四代人赤身露體居住在一起,沒有禮儀之分,妻女共用,亳無人倫之別,實乃禽獸也。
即便是那些靠近大秦、受到一定大秦文化影響,從而知曉何為羞恥之心的野人,其生活狀態依然原始落后。”
在廣袤無邊中南半島之上,存在著數量眾多光著屁股的原始野人。這些野人手中握著簡單的木棍和樹枝,狩獵野獸,摘樹上的野果子吃,活的茹毛飲血,還拿活人祭祀邪神,仿佛還停留在遠古時代。
放眼望去,這片土地上到處都是一貧如洗茹毛飲血的野人。如此這般景象,不禁讓人深思:強大的大秦帝國若選擇出海開展貿易活動,究竟能跟什么樣的人群進行交易呢?
又會有哪些人具備購買大秦帝國,所生產出商品的能力呢?
實際上,大秦所需之物,在那南海諸島以及中南半島等地皆可尋覓得到。盡管自行開發可能需要耗費些許氣力,但相較于與那些未開化的野人進行商業往來,顯然更為可行,因為大秦周圍都是些窮鬼。
畢竟,這些野人不僅對紙幣毫無認知,甚至連金銀等貴重金屬在他們眼中也是無用的存在。因為在野人的觀念里,壓根就不存在金錢這一概念,周圍根本沒有誕生國家、民族。
所以,試圖與他們展開貿易交流幾乎毫無意義可言。再者說,聽聞這些野人多有食人之惡習,實在令人聞之毛骨悚然。
與其冒險同這樣危險且難以溝通的野人部落做買賣,倒不如由我們自己印發貨幣供本國國民使用,先集中精力將本國的工人、農民、士兵以及商人都打造成富裕階層。
橫豎財富都留在了國內,宛如肉爛在了自家鍋中一般。因此,大秦應當專注于自身國內的建設與發展,暫且擱置海外貿易之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