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這群官員們便絞盡腦汁、想方設法地去刺探和、打聽,離石對于未來的規劃——大秦在穩定之后是否還會繼續推進那宏偉的統一大業?
是否依舊堅定不移地推行工業化進程呢?
隨著時間的推移,官員們逐漸發現,大秦實行工業化產業化竟然對他們所在的官僚階層最為有利!
原因之一便是工業化所需的大量管理人員,是選拔官員的基礎。由于產業規模龐大,所需要的管理人員數量之多簡直超乎想象。這意味著眾多官員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發揮才能的崗位,從而鞏固自身地位,而且一個新的獨立的官僚階層已經出現。
再者,工業化強調對人命的高度重視。畢竟培養人才很困難,培養一名合格的官員更困難,工業化的管理者不僅需要具備專業知識技能,還需應對復雜多變的生產環境和人際關系等諸多挑戰。
正因如此,對于人員素質的要求自然也就水漲船高。相比之下,官員的任用條件則更為嚴苛,其要求甚至遠遠高于普通的工廠管理者。
這無疑表明了一個事實:官員的性命變得極其珍貴,宛如價值連城的黃金一般。而眾所周知,他們那位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又偏偏對黃金和人才鐘愛有加。
如此一來,官員們的性命在皇帝眼中,也就顯得愈發舉足輕重了。
尤為關鍵的是,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與磨合,這些官員已然熟練掌握了工業化管理的要領。
相較于前朝那些只會吟詩弄賦、風花雪月的官員而言,他們早已習慣了如今這種生命和財產,都能得到切實保障的安穩生活。往昔那種朝不保夕、提心吊膽的日子,他們再也不愿回首過去。
所以,無論如何,他們都會竭盡全力維護現有的局面,并推動大秦的工業化進程朝著更為繁榮昌盛的方向邁進。
然而,唯獨大秦與眾不同。在廣袤的南方地區,存在著眾多傳統的老式讀書人。尤其是那些名門望族和世家大族之中,更是匯聚了數量可觀的老式讀書人。這些人皆是世代為官的行家里手,深諳官場之道。
面對新興崛起的官僚群體,他們心懷憂慮,擔心一旦離石穩坐大秦江山之后,會毫不留情地收回手中的權力,并施展帝王心術以維持權力的平衡之策。
不過,離石卻旗幟鮮明地表示,統一大業勢在必行而且必將貫徹到底。但他同時強調,此事無需操之過急,可以小火慢慢熬骨頭,把門閥控制的財富都熬出來。
當前,大秦的首要任務乃是全力推進工業化進程。當新官僚階層獲得這一明確答復之后,為求萬無一失,他們先是在各大報紙上刊載公告,鄭重其事地向全天下宣告:大秦決心堅定不移地將工業化推行至巔峰!
緊接著,他們方才再度發布聲明,表示大秦實現最終統一乃大勢所趨、毋庸置疑,只不過不忍天下蒼生再陷戰亂。
官僚階層如此行事,從宏觀層面上徹底封死了那些陳舊勢力妄圖趁虛而入、投機取巧進入大秦謀取官職的可能通道。
而南方的世家門閥們則通過各種人脈渠道了解到一個驚人事實——大秦的工業化發展亟需,大批具備讀寫能力以及格物、統籌方面的人才。
這無疑是對門閥世家歷經千載家,所積累下來的根基,造成了巨大沖擊,堪稱釜底抽薪之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