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個故事講的是蛇妖。蛇妖善于魅惑人心,能夠禍亂朝綱。
而在現實中,它影射的正是春花皇后。春花皇后美貌動人,深得秦皇寵愛,但她卻心懷不軌,在后宮中爭權奪利,甚至妄圖干預朝政,就如同那蛇妖一般,魅惑天下,禍亂朝綱。
這本《玄中記》就像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石子,在大秦帝國的社會中激起了層層漣漪,那些隱藏在故事背后的借古諷今之意,讓人們不禁對現實中的種種現象產生了深深的思考。
而世家門閥也在暗中觀察著這一切,等待著最佳的時機,準備給大秦帝國致命的一擊。
在這朝堂內外暗流涌動的局勢中,一些謠言如同毒草般肆意瘋長,那言語之惡毒,幾乎就差直接指名道姓地詆毀了。
在那些心懷不軌之人的口中,最不濟的說法便是,秦皇陛下周圍環繞的竟全是妖怪。這是何等荒謬至極的言論!試想,若周圍皆是妖怪,那與妖怪朝夕為伴、共舞朝堂的秦皇陛下,豈不是成了那最大的妖怪頭領?
如此顛倒黑白、混淆是非的言論,簡直是對秦皇陛下的大不敬與污蔑。
而此時離石正帶著他親近信任之人,踏上巡視邊疆的征程。邊疆之地,黃沙漫天,寒風凜冽,離石騎著高頭大馬,身姿挺拔如松,眼神堅定地望向遠方。
他深知邊疆的安穩對于整個國家的重要性,故而不辭辛勞地前來視察。
倘若他此時離那些散布謠言的地方距離近一些,以離石護佑身邊之人的性子,真的很難說他會不會提前就掀了桌子,直接下令將那些胡說八道的世家門閥斬盡殺絕、斬草除根。
離石向來是個愛憎分明的人,對于那些敢傷害他在乎之人的家伙,他絕不會心慈手軟。
他的眼神中時常透露出一股不容侵犯的威嚴,仿佛在告訴所有人,誰敢動他身邊的人,誰就要付出慘痛的代價。
然而,此刻秦皇陛下遠在他鄉,無法及時處理朝堂上這等烏煙瘴氣之事。內務府的官員們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他們不敢擅自做主。
畢竟這涉及到如此敏感且嚴重的事情,稍有差池便可能引發更大的禍端。于是,他們只能兵分兩路。
一方面,緊急撰寫密奏,快馬加鞭地送往秦皇陛下所在之處,請示陛下該如何處理此事。那些內務府的官員們在燈下,一筆一劃地書寫著密奏,字里行間滿是焦急與憂慮,他們深知此事的緊迫性,盼望著陛下能早日給出明確指示。
另一方面,他們想到了御史臺。御史臺向來以能言善辯、善于噴人吵架著稱。
內務府便讓御史臺的官員們出馬,在報紙上與那些散布謠言的人展開一場激烈的口水仗。
一時間,報紙上熱鬧非凡,御史臺的官員們憑借著他們的口才和犀利的文筆,對那些荒謬言論進行了毫不留情的駁斥。
他們引經據典,從歷史到現實,從國家大義到個人品德,一一剖析那些謠言的不合常理之處,試圖用文字的力量來澄清事實,挽回秦皇陛下的聲譽。
整個輿論場仿佛變成了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而這場口水仗的勝負,關系著帝國的穩定和秦皇陛下的威嚴聲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