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石的這一做法,不僅是對賈宜生的一種保護,更是一種千金買馬骨的策略,向有才華的人昭示,他有能力庇護任何向他效忠之人。
通過這樣的方式,他向其他法家子弟展示了自己對法家門派的支持和重視,也為法家在未來的政治舞臺上贏得了更多的機會和空間。
讓曾經擔任過首相的重臣們明白,他們的退路并非只有一條,辦學授徒、培養人才同樣也是一條可以卷土重來之路。
即使他們從高位上退下來,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培養出合適的繼承人,將自己的治國理念繼續傳承下去。
至于選擇秦坊,眾臣們對此也非常理解。畢竟在過去的五年里,工部所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這使得輿論想要對其進行挑刺都變得困難起來。
總不能拿墨家的“兼愛天下”來做文章吧?
更何況,墨家可是真正有實力的大佬。
墨家門徒參與最多的組織是大秦鋼鐵聯合會,這可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龐然大物,不僅資金雄厚、人才濟濟,還掌握著先進的技術。
更重要的是,大秦軍方的所有軍火物資都離不開墨家的貢獻。
可以想象,如果輿論膽敢污蔑墨家,那么墨家完全可以采取一些手段來應對。
比如將工匠召回,或者干脆舉行罷工。這樣一來,市面上就會失去低價紙張的供應,而印刷報紙的成本也會隨之飆升。
報紙價格上漲后,購買報紙的讀者數量必然會減少,報紙的銷量自然也會大幅下降。如此惡性循環下去,恐怕會有大批的寫手因為無法維持生計而餓死。
在內務府與南方門閥進行商業戰爭時,其實這場商戰早已被預演過。當時,眾多職業撰稿人對這場商戰進行了深入研究,他們仔細分析了商戰的各種模式和策略,并通過模擬排演預測了商戰的可能結局。
這些策略并非憑空猜測,而是撰稿人們根據實際情況和歷史經驗精心設計,再加上各種條件推演的。然而,世家門閥顯然深知這并非單純的猜測,于是他們果斷改變策略,不再與內務府正面對抗,而是轉而玩起了金、銀等財富游戲,以及底蘊和文化傳承等方面的競爭。
這一舉動讓輿論場上的部分撰稿人如夢初醒,他們開始從對世家門閥影響力的盲目迷信中清醒過來。如果世上真有千年門閥存在,那么墨家無疑就是其中之一。
只不過,墨家與其他門閥有所不同,他們并不以血脈傳承作為門派延續的根本,而是將學識作為門派傳承的基石。
如今,墨家終于登上巔峰,成為了掌控大秦帝國的舵手。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墨家身上,大家都在關注著他們接下來將會采取怎樣的行動。
而其他諸如儒家、農家、兵家、商家等各個學派,也都在密切觀望著,希望能從墨家的治理經驗中,學到一些治理如此廣袤天下的方法和智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