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我更懵了,如果有這種說法的話,其實后世所修行的魯班經已經不是原版的魯班經了?為何在我太爺爺筆記里并沒有只言片語的記載,不過我爸立馬就解開了我心中的疑惑,按照他的說法,原本的魯班經被祖師爺詛咒,不能成書,只能口耳相傳,就是師傅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里把徒弟帶到一個四下無人之地,師傅講徒弟聽,堅決不能給外人聽到。
如果有人嘗試把內容記載下來,在成書之前這個人就會暴斃而死,這是魯班厭勝術最為古老的傳承方式。
大家都能感覺到這個傳承方式局限性非常之大,師傅講徒弟聽?聽完忘記了那可咋辦?就算不是全忘,忘掉一部分也是十分正常的,畢竟不是誰都有過耳不忘的本事,還有師傅本身在傳道的時候就有可能有傳錯的可能性,有時候師傅跟著道士或者民間的術士學了一招自己記混了,在傳道的時候當成魯班法給傳給徒弟了,徒弟再傳給自己的徒弟,長期以往下來,魯班法變的非常之混亂,而且缺失的非常嚴重。
所以在創立魯班教的時候,眾人就有一個很明確的概念,想要創教,先要立經,立一本可以書寫下來傳承有序的真正的傳世《魯班經》,而拿出這本可以傳承《魯班經》的正是祖師爺的嫡系傳人公輸家族,當年公輸家族成功的擠走了雷家成為教主一脈也有他們立新經有奇功的這方面因素在里面,這本《后世魯班經》是《魯班經》的一個改良版本,其內容跟一開始的《魯班經》區別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它上面對原始的《魯班經》有了一些刪減,刪減了一些非常邪門的厭勝術,當然有刪減也有保留更有添加,添加的就是在原本傳承中所吸收融合的一些玄門的道術風水術和民間的旁門左法。
這本《后世魯班經》比起原始的《魯班經》誰強誰弱誰好誰壞?這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是后世魯班經可以記錄成文傳承有序,又因為吸收融合百家之法,讓魯班門人不僅會厭勝術,還精通風水術,知曉縱橫術和法術,讓魯班教的教眾不在局限于是一個木匠,更可以變成陰陽先生風水先生捉鬼先生,所謂技不壓身,學會這些東西無疑是多了生存的技能,而且最主要的是厭勝術和風水術陰陽術法術等等融合,后世弟子可以以這個為根本鉆研出新的厭勝術來,這就導致了后來三十七堂口各有秘法,因為本身傳承的后世魯班經已經不純粹了,大家也都有了鉆研新厭勝術的動力。
因此來說,這《后世魯班經》的內容已經不固定,弟子入門所拿到的那本是公輸家族最先立出來的那本,而在學法的過程中修行的還有各大堂口鉆研出來的不傳秘法,正因為如此,才有了魯班教超脫于玄門之外又游離于玄門之中的說法,很多弟子們用的魯班術都有玄門秘術和旁門左法的影子在里面。
而貧夭孤三選其一,也是由玄門之中的五弊三缺演變而來。
所以到底是因為學了魯班經要選貧夭孤,還是因為《后世魯班經》里的玄門法而貧夭孤?其實已經沒有確切的定論了。
當然,有人說刪減掉的那些才正正是先天魯班經的精髓,這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總之《后世魯班經》有利于當時剛剛創教的魯班教的發展,讓魯班門的弟子不局限于一書掌握了更多的技能,很快被大家所接受,為了有些弟子懷疑這本《后世魯班經》的權威,還有一部分因素是怕很多人以為改動先天魯班經是對祖師爺不敬,大家都心照不宣的沒有提過這件事,以致于后來魯班教的弟子已經忘記了魯班經有先天和后世的區別,以為自己手拿的是唯一的一本。
“先天的魯班經,詛咒只有一種,沒有五花八門的三碗選一,也沒有貧夭孤之區別,而是師父在夜晚選一個十字路口,先焚香供奉祖師爺,之后便會告訴弟子我今日要傳你魯班秘法,你聽了這個秘法之后,用了斷子絕孫,不用也要斷子絕孫,你要聽我就跟你講,你要是不聽現在對祖師爺磕三個響頭咱們立馬回去,若是弟子答應了,師父便會口述魯班經的內容說給徒弟來聽,魯班法一零八,在口述完這一百零八道魯班法之后才是最為重要的重點,師父會問徒弟一句你身后有人么,這時候徒弟會回頭看一眼,不管你看到什么東西都要給師父回答一聲身后無人,這一聲身后無人也是代表著自己親口承認自己即將斷了香火后繼無人,到此為止以后師父便會帶你回去,傳法也算是完成了。”我爸說道。
“那你要是回答身后有人呢?”我問道。
可以說我爸說的這些跟我太爺爺筆記里記載的有太大的出入,相較于磕頭拜師三選其一,這樣口傳心教的方式也更為神秘,而且我還是第一次知道魯班法絕非是三選其一,詛咒只有一種那便是斷子絕孫。
“每個人看到的身后的場景不一樣,先天魯班法傳授的時候,不能給外人聽,可是在十字路口會有孤魂野鬼也會過來聽經,弟子聽完經之后回頭一看,看到的正是那些聽經的孤魂野鬼,你若是回答身后有人,那些鬼便有了成人的機會,而回答有的人就會成為替死鬼,所以什么時候問,要怎么回答師父都早早的跟徒弟交代過,事實上所有愿意學這個魯班法的人也都做好了斷子絕孫的準備。”我爸道。
“我知道了,你學的便是這古魯班法,而你回答的是有人。對吧?”我問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