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略作思索,就贊同了:“兒臣以為,這是應有之義。
駙馬一心為國,但科學院也需要錢糧運轉,這新技術,不是從天上憑空掉下來的……
單憑朝廷營造,必定不夠天下之用。”
朱元璋卻眉頭微微皺起,顯然對“時間權下放至商賈”一事心存疑慮。
他緩緩問道:“咱在想,這么做的話,是否符合禮法?歷來,鐘鼓樓皆有官方背景……”
陸知白神色平靜,拱手答道:“父皇,兒臣明白您的顧慮。自古以來,測時確實是天子之權。
然而,兒臣以為,各種鐘表的推廣,并非是挑戰禮法,而是為了更準確地知曉時辰,從而更好地遵守朝廷法度。”
他詳細解釋道:“比如,漕運商隊若能準時出發、過關卡,便能提高效率,減少損耗。
許多百姓如果知道自己被欺騙了,官吏就會有所收斂。這樣是對朝廷有利的。”
朱元璋聞言,眉頭稍稍舒展,卻仍然在沉吟。
朱標思量了一陣子,說:
“父皇,兒臣以為,天文歷法一個重要的用處,就在于日用。
如果高高在上的沒有作用,或者不能被很多人在生活中使用,那么這個東西就很難一直流傳下去。”
陸知白不由得笑起來。
朱標竟然也有“群眾路線”的想法。能接地氣就是好事。
陸知白補充說:“是的。就好比倉頡造字,天雨粟,鬼夜哭。
文字同樣如此神圣,卻也是百姓日用的。不然的話,必定傳承不到今天。”
“你們說得對,意思咱明白了,”朱元璋搓著兩根手指,“天下,天下,所有人都活在天之下。所有人的每一天,都是十二時辰。他們憑什么不能知道時間?不知的話,豈不是任由糊弄?”
朱元璋神情徹底寧定下來,沉聲道:“只要他們別亂改時辰,混淆是非!跟禮制有什么瓜葛?”
他又明確的說:“這天底下,所有鐘表的時辰,必須要跟欽天監保持一致!
別鬧得官有官的時辰,民有民的時辰,豈不是滑天下之大稽了?”
陸知白點了點頭,說:“這是必須的。”
朱元璋又神色嚴肅的說:
“富商巨賈,本就家資豐厚,若是建起鐘塔,生意會更上一層樓,還能邀買民心呢。
不能讓他們得到的太輕易。得想一個章程,管制他們,免得日后生出事端……”
陸知白點頭稱是,垂眼思索。
老朱對富商的警惕,其實是在于這些人手中有大量錢糧,可以招兵買馬,或者暗中資助謀反……
陸知白思忖片刻,稟道:“父皇圣明,兒臣亦有此念。可立下規條,嚴管富商建塔之事。
其一,朝廷要先定個統一標準,比如民間鐘塔,不得超過十二丈等等,表盤不得超過三丈。
其二,民間欲建鐘塔,需先呈上規劃書,待朝廷核準,方能動工。如此,可防其選址乖張、規模逾矩,以免擾城廓規劃、亂市井秩序。
其三,建設中,需和朝廷專人商討細節,禁止花里胡哨的無用裝飾。務必將工程落到實處,建成就能用,不爛尾,不浪費錢糧。
其四,鐘塔落成后,時辰需與欽天監所定無差。且明定鐘塔用途范圍,禁所用非法。若有私自改時,或行不法,必重懲。
此外,營造者需派專人學習校準技術,日常查看維護,避免出現錯漏,影響百姓生活。
可以設置獎懲、考勤制度。”
朱標聽他對答如流,不由得笑起來:“真是成竹在胸,平時沒少下苦功夫。”
陸知白微微一笑說:“多虧了這幾年歷練,也有些經驗了,許多事情一通百通罷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