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無語。
他知道老爺子喜歡滾燙的熱水,便多加了一些。
朱元璋捧著面吸溜著,朱雄英則拿著毛巾有一茬沒一茬的,給朱元璋擦著背。
“老爺子,我是沒想到,你身上有這么多傷疤。”
朱元璋渾不在意的道:“大孫你記住咯,沒有哪個人能坐在高位,還是個廢物的!”
“嗯。”朱雄英感同身受。
想了想,朱雄英問朱元璋道:“老爺子,對不起啊,害你擔心了。”
“我知道你也忙,這臨近年頭了,還讓你親自跑一趟。”
朱元璋笑笑:“傻孩子,咱是忙,但咱的世界里,你比任何事都重要,懂么?”
朱雄英吸了吸鼻子:“嗯。”
“天兒這么晚了,今天別回去了么。”
朱元璋灑然一笑:“好,不回去了,明日一早再回去!”
朱雄英洋溢著笑容。
朱元璋笑罵一句:“傻大孫。”
他想了想,對朱雄英道:“你小子重感情,這是好事兒,但咱擔心你用力過猛,乃至于優柔寡斷,這不是一個男人該有的性子。”
“咱今天之所以這么緊張,就是怕你過不了感情這關。”
“咱希望看到的未來的大孫,是果敢的,是剛毅的,是面對一切困難,都喜怒不形于面的。”
“在未來,你會面對形形色色的人,他們都會察言觀色,你的任何細微表情,都會給旁人透露不一樣的猜想。”
“為什么咱一直教你,做人要沉穩,做事要穩重,就連坐姿語氣,在不同場景,都要有不同的變化?”
朱雄英聽著朱元璋極盡關心的話,想起往日種種,心里無比動容。
“老爺子,讓你操心了,孫兒不會令你失望的。”
朱元璋笑笑:“咱相信你。”
“明年上半年,是你在交趾大展拳腳的時候,咱不想阻礙你的任何治理方式,但咱想告訴你的是一一”
“大明雖然現在國泰民安,可百姓的日子還是不好過。京城中繁花似錦的,一副盛世模樣。可地方上,一場災下來,百姓就要挨餓受凍。這些,咱帶你去看過的,你應該都記在心里了。”
朱雄英點頭:“嗯。”
朱元璋將一盆面嗦了干凈,隨手遞給朱雄英,朱雄英將碗放在桌子上,就聽朱元璋繼續開口道:
“現在只是國泰民安,遠不到盛世的時候,國家底子薄,百姓的底子更薄。若真想讓百姓過上好日子,就要學會藏富于民!”
藏富于民,這是朱元璋一直以來的執政理念,和最高的目標。
大明開國初期,朱元璋親手制定了輕徭薄賦的政策,不但作為國家支柱的農稅少收之外,商稅也很少收。
而且為了珍惜百姓民力,連礦產等都不予以開采。
若是百姓偷偷開采,官府也要秉持體諒民生的方針,不予嚴格追究。
這些開國時期的寬松政策,是奠定了后期經濟繁榮的基礎。
可是哪有一成不變的政策。
只有時代的政策,沒有政策的時代,兩百多年后,大明上下被貪婪的官僚集團把持。
任何一位皇帝想收稅,都被官員們用祖宗家法懟回去。
國家越來越窮,而官員和地方大戶越來越肥,乃至最后財政破產,連軍費都發不出來。
朱元璋繼續道:“咱現在告訴你的道理,你也可以在交趾治理的時候,多去想想。”
“那里曾經是一個國,你完全可以將那里當成咱皇帝剛打下江山那會兒,去學著,如何治理一個小江山。”
“這個擔子不輕,你也別太有壓力,有不懂的,就問爺爺,咱都告訴你,絕不會藏拙。”
朱雄英點頭:“我知道。”
朱元璋很啰嗦,但朱雄英卻一直認真聆聽著。(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