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玉想拉都沒拉住。
咱們不是說好的,這次來不節外生枝嗎?你小子怎么這么囂張起來?
這不是你的性子啊!
許多淮西勛貴,面色也開始凝重起來。
朱雄英代表的,不是他個人,是皇明儲君,是淮西勛貴!
他不能輸,尤其在這種場合!
“藍大哥!你怎么不拉著點?讓人三言兩語,怎么還將他性子給激了起來?”傅友德低聲問道。
“就是啊!這小子,尋常可不是這么盛氣凌人的,今天這是怎么了?”常茂也有些狐疑。
藍玉搖頭:“我咋知道?我要能拉得住才成呢?”
“額,這小子突然改了性子,莫不是老爺子指點過了啊?”藍玉這話說出來,大家紛紛緘默了起來。
另一邊。
朱高熾已經開口了。
“古人常說,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
“可是本王在北平城,看到的百姓,他們非但不是無恥,而且各個謙遜有禮。”
“論語這句話,吾不敢有辱圣賢,只是始終想不明白為何會這樣。”
這句話,出自論語,全句為: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恪。
意思是:用法制禁令去引導百姓,使用刑法來約束他們,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罰,卻失去了廉恥心;倘若用道德教化去引導百姓,使用禮制去統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僅會有羞恥之心,而且更會守規矩了。
其實就是古人,關于‘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的辯證。
朱高熾的水平很高平,他故意拋出前半段,也就是說在北平,他們在北平開展的是依法治國,可百姓還是尊規守矩,有禮有德,并沒有出現《論語》說的‘民免而無恥’的現象。
朱雄英怎么回答,都是錯的。
因為如果反駁朱高熾,那就因為著《論語》這句話說錯了,現在大明尊崇‘孔子’,若是反駁孔子,無疑是將自己和儒家樹立在對立面。
若是將來執政了,這就是污點,會引起許多人強烈反對!
在這個世界,禮法大于天。
如果朱雄英順從朱高熾的言論,那就是承認了北平執政的水平比應天執政的水平高。
這小胖子……當真不簡單!
“藍大哥……這啥意思?”
傅友德一個頭兩個大,根本搞不明白朱高熾在說什么。
他是純粹的武人,和藍玉不同。
藍玉最起碼還讀過幾年書。
藍玉神色有些凝重,解釋道:“燕王這嫡長子,本事不小,拋出來的問題也不容小覷,無論咱外甥孫怎么回答,都是對自己,對大明不利。”
他將朱雄英剛才的分析,和傅友德等武人解釋一遍。
傅友德頓時怒從心頭起:“這小胖子,未免太過于陰損了!”
藍玉道:“燕王身邊有高人,能將北平治理成這個樣子,足可看出北平那邊的局勢現在是多么的和諧,朱棣在北平的威望有多么的高。”
常茂不耐煩的擺手:“咱不提北平的情況,咱就看當下,這咋搞?咱外甥有本事化解?”
藍玉搖頭,沒好氣的道:“我咋知道啊!這玩意兒,扯不清楚,怎么化解,看小子本事學了多少了!”
藍玉也有些緊張,手心已經沁出冷汗,深怕朱懷回答不上來。
朱高熾笑容滿面的看著朱懷,咄咄逼人的道:“朱公子,有什么想法嗎?”
自古一來,關于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的辯論從未休止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