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關于‘仁生堂’的投資有信了。”
“新嘉國那邊傳來消息,那位余家掌舵人已經下定決心要出售家族企業的股份。”
“目前對方聯系了專業咨詢機構,準備先后接觸各個收購方了解投資情況,而公司這邊也分別與余家和淡馬錫控股進行了會談。”
“見面交流過程中,兩方雖然都沒有給出明確的回復,但也釋放了善意信號……”
電話里,顧家棟匯報了一下“仁生堂”的投資進展情況。
跟進忙活了近一個月,總算上有了準信。
接下來就是商業談判,各個收購方也要報價競爭、各憑本事。
對于“可欣投資”,不管是余家人還是淡馬錫,都給予了充分的尊重和友好的態度。
畢竟買賣不成仁義在,多個朋友多條路。
即使不能合作成為朋友,但也沒有必要得罪成為敵人。
王可聽完之后,不由地輕輕一笑。
“呵呵呵,生意場上說些場面話,真正談判還是要在商言商,而且看樣子余家和淡馬錫已經統一戰線了。”
對方兩家的利益是相同的,肯定都是想把“仁生堂”的價格賣的高一些。
而且淡馬錫控股對于利益會更加現實。
顧家棟應聲道:“嗯,老板說的沒錯,他們雙方肯定內部溝通交換意見了,不然回復也不會那么一致。”
王可開口道:“對方想賣就好說了,無非就是談價的問題。”
“嗯……我把收購價格的估值上限給你們到50億港幣,具體的談判策略交給你們了。”
“其他收購方的情況也要盯著點,有什么變動或者拿不定主意及時聯系我吧,能盡快達成一致就盡快,免得夜長夢多。”
電話那邊的顧家棟聽完,鄭重其事地答應下來。
“明白了,老板,關于投資有什么問題會及時跟你匯報的。”
他們可欣投資在國際金融領域還是有不小的名氣,也是憑借著雄厚的資金實力和優秀的投資成績取得的。
任何行業都是強者為尊,在金融圈有實力的投資公司自然不會讓別人小覷。
后面兩人又聊了幾句,便掛斷了電話。
王可放下手機,心神從投資思考中清醒過來。
“仁生堂”去年私有化的市值也就40億港幣左右,他給出了上限50億的溢價估值。
怎么談判就看投資團隊如何把握了。
這時,蘇恒毅一臉好奇地看著自己妹夫。
“怎么了阿可,什么項目50億港幣?有啥好投資機會帶我一個呀。”
“一個燒錢的投資項目,二哥你能拿出多少錢?幾個億的資金就別說了,還不夠談判拉扯的溢價呢,有10個億的資金就加你一個。”
“你……”蘇恒毅被噎得臉色一黑。
這就是赤裸裸地瞧不起他呀!
不過,他自己還真沒有那么多錢。
別說十個億了,拿出一個億的資金都得好好打算打算。
“行行行,你是真行啊!”
“又在這陰陽怪氣擠兌人是吧,那這個投資項目我確實是高攀不起,咱可不像某個錢多的花不完的大資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