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而求其次,軟件夠不到及格線,能不能用硬件也就是鏡頭和妝造來彌補呢?
咦?這不就是《無人區》的路子嗎?
你可真是豬腦子!
陳一鳴拍了一下自己的頭,寧大導也許不是忽悠,殺豬說不定真的有用!
他騰地站起身來,沖著范團長和曹政委分別鞠了一躬,“感謝范叔曹叔的指點。”
說罷扭頭就跑出了房間。
范曹二人對視一眼,不約而同地搖頭失笑。
……
臘月二十九,劇組放假前一天,陳一鳴提前讓小美通知了幾位核心主創,林蕭、桑平、祥瑞加上段、侯、石、毛與二張,一起到會議室開會。
陳一鳴先在電視機上播放了兩段事先剪輯的視頻。
第一段包括84年的閱兵式,建國后幾次戰爭的紀錄片片段,以及幾張戰后戰士的合影。
第二段則是建國以來主旋律戰爭片的高能混剪,選取的都是公認的高光時刻。
視頻并不長,在座的都是行內人,看個開頭就能在腦海里拉完全片,兩段視頻只是今天會議的引子,沒必要面面俱到。
陳一鳴站起來開始發言。
“各位,按理說在劇本已經定稿的時候,我不應該橫生枝節,對電影基調再做大的變動。
這樣很不嚴肅,是我一貫反對的。
但是老段那天在操場上的表演,確實帶給我極大的震撼,促使我倒過去從頭審視《1951》這個項目。
最初我的構思,是在過往華國戰爭片的基礎上做減法,盡可能地削減宣教色彩,盡可能地回避意識形態宣傳,極力突出一鏡到底的拍攝技法。
那時候我就是一個裁縫,華國剪一截,好萊塢剪一段,然后耍個小聰明縫在一起,以完成一篇命題作文。
但是我內心其實是有些不甘的,所以我還是盡職盡責地做透了一個導演該做的案頭工作,比如走訪老兵。
老兵們的親身經歷,特別是李玉成老英雄的講述,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我的創作初衷。
<divclass="contentadv">就算這部電影在策劃之初就預定要去歐洲三大參賽,并希望獲取一定的海外票房,但我依然認為,作為新千年第一部半島戰爭題材的影片,《1951》有義務解釋這場戰爭的根本問題。”
陳一鳴說道這里停頓下來,目光環顧了會議室一圈,然后才一字一句地說道。
“新生的華國,憑什么,可以頂著聯合軍的壓倒性優勢,在大毛遲遲不施援手的情況下,頑強地把戰線維持在半島中段。
這不僅是一個坐享其成的后輩對那段歷史的敬畏,也涉及到整部電影的立足點問題。
我們在鏡頭下給戰士制造了那么多困難,如果對人物本身的塑造浮于表面,只是串聯劇情的工具人,那么就沒有辦法解釋,為什么他們要在異國他鄉奮不顧身地迎難而上。”
會議室里,眾生百態,反應不一。
早早出國留學的祥瑞,一臉懵懂。
心理年齡跟陳一鳴差不多的林大神,面色嚴肅。
軍人背景的幾個演員,坐姿筆挺。
只比陳一鳴大兩歲的張宇,面無表情。
桑平桑老爺子,欣慰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