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跟咱們并行的《開國大典》來說,零片酬明星大聯歡,單是這種操作模式,就決定其品質不會太高。
但是我現在就可以下斷言,等到10月份電影上映,票房肯定低不了,起碼3億起步。
票房,口碑,韓三在策劃階段好歹拿住了一頭。
別管《開國大典》的操作有多投機取巧,帝影接過主旋律任務之后交上的第一份答卷,很漂亮。
這片子的本子圈子里已經傳開了,我看過,憑心而論說它是主旋律我虧心。
因為最起碼的一條,關于主題的價值討論,弱到近乎于無。
一部主旋律電影,視角全程都在大人物身上,而且幾乎沒有一個負面人物。
擱幾年前,誰敢相信這樣一部片子能立項,能過審,還能打著主旋律的旗號上映?
我說的這些韓三不明白嗎?他肯定比我明白!
但是一條足矣,這樣拍觀眾愛看,賣得上票!
各位,不是我林蕭媚俗迎合市場,而是整個華國電影圈都在迎合市場,不迎合就沒飯吃。
之前我所說的三個違背,屬于一鏡到底主觀視角的固有缺陷,我們想要通過炫技出國拿獎,就必須忍受這三個缺陷。
如果在此基礎上繼續額外添加思考、價值、解釋等等諸如之類的東西,我堅決反對。
這不是《1951》的責任,我們大可不必把這些東西背在身上,犯不著!”
桑平當然不能容忍這樣離經叛道的言論,段一寧同樣不能接受演員的被動工具人定位,當即就和林蕭爭論起來。
其他人有的垂頭沉思,有的筆走龍蛇,有的無所適從。
只有祥瑞,好比網球比賽的觀眾,腦袋撥浪鼓一般跟著發言者不斷地來來回回,眼神卻像個好奇寶寶一樣懵懂天真。
陳一鳴獨自坐在會議桌的一端,閉著眼睛擺出碇司令的標志性姿勢,一邊聽著桑、林、段三人吵架,一邊整理著自己的思路。
會議開到現在,大大出乎他的意料,完全失控了。
對于一個導演來說,算是一個重大失誤。
這種狀況也從側面給他提了個醒,他對劇組的掌控,并不穩當。
換句話說,《魔都假日》的成績,還不足以確立陳一鳴在劇組的威望,他現在還鎮不大住人。
不過也不是沒有好的因素,那就是每一個主創成員,態度上都足夠投入,也足夠認真。
從這個意義來講,創作理念上的根本分歧,早暴露又要比晚暴露好。
當分歧最終得以彌合的時候,整個劇組的工作面貌,一定要比打卡做任務的劇組強上不止一籌。
對于他這個導演來說,迫在眉睫的重大問題,就是如何統一大家的意見,形成合力。
可是這真的好難。
因為他也不能確定哪種拍法更好,前世的經歷,在這里并不適用。
陳一鳴陷入了痛苦的抉擇,是出于穩妥相信經驗,還是大膽冒險相信直覺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