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再改投入
祥瑞玩兒了幾分鐘就依依不舍地把方腦殼放下,跑去確認攝影車的調試進度,這部分之前就是由她全程跟進的。
另外一位副導演張維寧,則在板房搭建的化妝間里,抓緊時間給正在上妝的工兵戰士們講戲。
伏瑞香和張維寧分工上各管一攤,前者主盯攝燈錄兼管設備,后者主盯群演兼管服化道。
陳一鳴坐在導演椅上閉目養神,李明亮看到之后招呼同學一起退出了監棚。
拍到第二部電影,陳一鳴終于不用事事親力親為了,現在他可以安心坐等開拍前的準備工作結束,然后坐在監視器后面,手持對講機指點江山。
也就是不知情網友大力群嘲的那種“拴狗導”。
他的位置大概在臨造土路的南側樹林里,距離樹林邊緣不遠的一個凹坑,是工兵兄弟提前挖掘平整出來的。
木制框架提前做過加固,學生們把帶過來的苫布像掛蚊帳一樣披上去,就是一個現成的監棚。
拍外景的時候,監棚、支持設備、排線等都是前期置景時必須考慮進去的因素,一個劇組有沒有默契,導演和制片有沒有經驗,從第一天外景的拍攝狀態就能看出個七七八八。
像《1951》的這場外景戲,監棚、供電設施等都是全地下的,不會破壞外景的完整性,纜線也提前挖渠埋管走地下,而不是直接暴露在地表。
不穿幫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保證安全。
上午10點,祥瑞進棚通知陳一鳴,準備工作基本完成,他老人家可以出去做最后一次檢查了。
這個環節副導就不能代勞了,必須陳一鳴自己來,否則可就真是“拴狗導”了。
陳一鳴貓腰走出監棚,順著臺階出了凹坑,一轉頭就能看到停在路邊極為顯眼的攝影車。
一眼看上去像是一臺加長加寬的消防車,事實上也的確是用重型消防車改的。
拍《魔都假日》的時候,最后一場戲需要一個非常高的機位,祥瑞“靈機一動”把攝影云臺搬上灑水車,解決了拍攝的難題。
到籌備《1951》的時候,按照陳一鳴最初設想的分鏡,機位的位移范圍更大,對穩定性的要求更高。
他第一時間想到的解決辦法,就是把《魔都假日》的經驗延伸一下,干脆用消防車改造一個攝影平臺。
陳一鳴出創意,魔影廠的改車師傅設計改造,伏瑞香跟進改裝和調試,最后的成果,就是現場這臺多功能攝影車。
改造的第一步,是把消防車的水罐拆掉,原位置安裝可升降云臺,并重新調整配重。
這一步對于有經驗的改車師傅并不難,魔影廠的技術大佬甚至把云臺的控制功能集成到了車載系統上,陳一鳴試驗過之后大開眼界,這不就是成龍的那臺“快餐車”嗎?
接下來第二步,是訂制更加堅韌的伸縮桿,滿足高機位的需求。
f35攝影機重量可不輕,連同多功能掛架足有幾十公斤重,攝影車要把這一大坨舉到十幾二十米的高空,還要足夠穩定避免晃動。
消防車原配的長梯肯定不行,只能拆掉換成特別訂制的合金桿,一節套一節地伸向半空。
陳一鳴第一次見到合金桿伸到最高的狀態時,也免不了大受震撼。
高高的合金桿傾斜著刺破長空,最靠下的一節比他的腰還要粗,如一戰時日耳曼人制造的“巴黎大炮”一般威武霸氣。
和“巴黎大炮”一樣,炮筒子太長太重,全伸出去的時候底盤需要額外增加配重,此時攝影車的車斗部分已經降下全部內側車輪,相當于十輪大卡的載重。
底盤和平臺改造完畢之后,就輪到攝影機本身的改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