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岳父瘋狂
《1951》重映的時間,陳一鳴同時來到影節宮,于下午2點準時走進媒體會客室。
這是他的戛納日程表上,第一個重量級的媒體專訪,來自戛納官方場刊《每日銀幕》。
采訪他的記者名叫克羅艾-博內特,一位褐發藍眼四十幾歲年紀的優雅女士。
簡單的寒暄過后,采訪依然從那個“爛大街”的問題開始。
“陳,昨晚我也在《1951》的首映現場,放映結束后的氣氛真是太棒了,今天《1951》還登上了第一天場刊的封面,對此你有何感想?”
“首先謝謝你的掌聲。至于感想么,受寵若驚吧,平生第一次收獲這么長時間的掌聲,覺得很有壓力。”
克羅艾聽過翻譯之后笑著追問,“為什么要有壓力?我覺得《1951》很不錯,是一部很難得的讓我感受到溫暖的戰爭片,它配得上昨晚的待遇。”
陳一鳴一本正經地回答,“可能是我不太習慣吧,去年這個時候,我還是一個普通的公司職員,做著與拍電影毫無關系的工作。
在我的日常生活中,人們不會像昨晚的觀眾那樣,用直白夸張的態度來表達自己的喜好。”
女記者抬手掩住脫口而出的驚呼,“我的天,陳,你比伱的電影更讓人驚訝。
也就是說,不到一年時間,你拍了兩部電影!
據我了解,你的處女作,全球票房超過2億堅果幣,而時隔半年的第二部作品,你就來了戛納。
你是上帝之子嗎?”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陳一鳴身邊的人早就對他的神奇習以為常,陳一鳴本人更是從未覺得自己有什么了不起。
然而當一個外國記者出于職業習慣,省略掉所有的中間過程把開頭與結尾直接聯系在一起,陳一鳴才發現,原來自穿越之后的這段時間,自己還真挺了不起的。
他的職業跨度堪比前世那位卡車司機,但是人家也不是一出山就天下無敵,而是經歷過一段時間頗長的學徒生涯,實驗作品的積累與個人能力的延展,梳理起來有理有據令人信服。
到他這里,出道即巔峰,練級是什么?不存在的!
簡直可以類比猴子出世,完全是從石頭縫里蹦出來的,但凡是個正常人,都很難把他的新聞學歷、公關背景與電影聯系起來。
陳一鳴能怎么辦呢,他又不能跟記者說,他是一個技能天授的掛逼。
如果是國內媒體,陳一鳴還可以把功勞推到劇組其他人身上,反正在華國,演員、作家、歌星、老板都能跨界當導演,只要手下副導演夠多。
他之前是鉑爵總經理,四舍五入算是二老板,勉強滿足導演的最低要求。
真要這么回答,豈不是家丑外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