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暫居第一位的電影是土雞的劇情片《燃燒的樹葉》,高達3.4分,在歷屆戛納電影節場刊評分中也能排第二。
任何一名電影人,都應該對試驗的設計者陳一鳴導演表達善意與鼓勵。
第三個被點到的觀眾問陳一鳴,電影里一共有多少處剪輯點,他只找到7處,而且除了4處比較篤定,另外3處并沒有多大把握。
陳一鳴樂了,拿起話筒回答道,“首先感謝你對電影的評價。
他比比劃劃地與觀眾暢(guan)聊(shu)“一鏡到底”的攝影奇跡,各種專業術語連珠炮一樣噴發出來,把翻譯小哥忙得滿頭是汗,把提問的觀眾弄得直接懵逼。
結束了與觀眾的互動,意味著陳一鳴的行程已經過半,又可以輕松幾天了。
現場的華國觀眾問到了段一寧,“段老師,我是你第一代影迷,03年你主演《漂泊》的時候我就關注你了。
陳一鳴面不改色,等聲音停歇才再次舉起話筒,“我的意思是,鏡頭也有它自己的想法,而我對其表示尊重。”
“吁!”幾十位聽得懂華語的觀眾馬上就噓了出來,剩下聽不懂華語的觀眾一看有熱鬧也果斷跟進,一時間放映廳里噓聲震天。
“這倆片子就沒一個地方相同的,你這問題問得我無從答起。而且我也不是《1951》的主演,主演是我旁邊這位。
幕后的工作當然有其意義,但那屬于技術探討的層面,而不是影片鑒賞的范疇。
我還可以補充一點,高盧也派兵參加了那場戰爭,海軍派了1條驅逐艦,陸軍派了1個獨立營。”
波拉克列舉了《1951》做出的三大創新,并予以高度評價,他甚至認為《1951》進一步擴展了世界影史的外延。
本屆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共入圍20部電影,其中一半已經正式亮相。
我記得《漂泊》也是一部長鏡頭很多的片子,現在你又主演了《1951》,你覺得這兩部電影有哪些不同?”
作為斯坦尼康攝影師,保羅難得有站上前臺的機會,因此格外興奮。
半島戰爭是真實發生的歷史,電影也是根據真實戰例改編。
他真的死了嗎?其實也不一定,因為如果有善良的觀眾認定其只是受傷昏迷,也并不是完全說不通。
可惜保羅根本沒聽懂剛才臺上臺下在說啥,一聽到自己的名字,立刻進入了表演狀態,笑呵呵地揮手不止,一邊揮還一邊“yeah、yeah”地點頭答應著。
現在我35了,能跳出來演一些復雜的人物了,可惜也找不到愿意懟著我的臉一拍一天的攝影機了。
陳一鳴當然不會正面回答,“我個人希望觀眾可以把它看做是一個一氣呵成的故事。
排第二的是德意志的正治諷刺電影《新手》,場刊評分3.1。
翻譯小哥難得可以休息一會兒,因此也沒有控場,于是兩撥人就這么隔著臺階聊了起來。
放映廳內也響起嘈雜的私語聲,直到第二個提問的觀眾被點到站起。
這算是劉東君的天賦技能,他在楓葉國生活多年,那里屬于高盧的文化影響區,因此學過一點高盧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