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別在于前者是未來可期,后者是無奈止損。
考察前世的大部分爆款電影,基本都是在口碑傳播的這個環節實現了逆襲。
《戰狼2》同期有《建軍大業》,《流浪地球》同期有《瘋狂的外星人》,它們最初都算是“小癟三”,排片率顯然不會占優。
但是觀眾的選擇與自發傳播,讓它們后來居上異軍突起,最終成就了國產類型片中兩座不可逾越的巔峰。
同樣的例子,還有開創國產動畫大片分類的《大圣歸來》和《魔童降世》。
其實這一趨勢在2012年的《泰囧》時就已經有了苗頭。
這個低成本喜劇片能戰勝國師的《金陵十三釵》和徐克的《龍門飛甲》,成為首部票房跨越10億大關的國產電影,肯定不是因為徐光頭和王寶強的人氣。
本時空,陳一鳴鼓搗的《魔都假日》,就是一部讓業界專家大呼看不懂的電影。
這部電影已經下映一年,其引發的專業討論依舊如火如荼,專家們從劇本、選角、宣發等各個角度反復放大審視,公認最靠譜的結論唯有一個“擴大版試映”。
這個圈子永遠不缺跟風者,此后的年底賀歲檔和年初春節檔,就有多部小成本電影勇敢地進行了效仿。
結果自然是撲得面目全非,本來還能仗著電影票不退的優勢收個幾千幾百萬,試映過后直接成了院線一輪游。
評論家認為這些后來者屬于盲目自信、不識逼數,但是他們忽略了陳一鳴敢于搞試映的深層邏輯。
試映的底氣,并不是《魔都假日》的品質無可挑剔,而是那幾百萬古越河的死忠粉吶。
<divclass="contentadv">所以實質上,陳一鳴在《魔都假日》上玩兒的,就是后世爛大街的“流量+ip”模式,流量是古越河,ip是瑪格麗特公主。
只不過他這個穿越客走了狗屎運,吃到了公主過世的熱度而已。
這也能從電影的最終票房中體現出來,國內2億中等爆款的門檻都沒摸到,海外倒是收了1個多億堅果幣,屬實是墻內開花墻外香。
《魔都假日》帶給陳一鳴最大的好處,并不是利益、名氣和地位,而是前世記憶在今世環境的效益驗證。
這才是穿越客的最大優勢,比起本時空摸著石頭過河的開拓者,陳一鳴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并能夠利用先發優勢把產業鏈運行的底層規律發揮出最大的效果。
在去戛納之前,陳一鳴專門給鉑爵幾位骨干做過一番安利。
“在詳細解釋我的想法之前,我需要各位暫且認同一個暴論,那就是在現階段的華國,電影還談不上是一個產業。
這聽上去有些不可思議,但事實如此。
并不是有產出、有就業、有上下游就算是產業了,工業社會的語境之下,唯有那些能夠形成自體循環的部門,才稱得上是一個產業。
從這個維度考察,華國當前的電影行業,有哪些問題存在呢?
首先,目前尚不存在一個成熟穩定的消費市場,也就是數量足以支撐產業發展的觀眾群體。
這樣一來,電影在上映之前,無法基于歷史數據和行業規律進行科學的營收預估,類型片自然也就發展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