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末路英雄與奸詐梟雄
被叫來“特別演出”的余榮光是個老江湖,本人出身京劇世家,早年在港圈成名,港圈沒落之后回到內地,另辟蹊徑在彩云之南開宗立派。
他不僅自己依舊演戲,而且已經在華國電視劇領域立下一個小山頭,當了一方話事人。
可以說,張毅跟老余完全不對等,后者無論是演技還是地位,都直接吊打他。
別說張毅了,就是陳一鳴,老余倔勁兒上來了照樣可以無視。
由此也可想而知,眼下那邊角落里正在跟“自找麻煩”的張毅熱烈討論的余老板,會讓劇組里的一干幕后多驚訝了。
余榮光雖然是陳一鳴點名邀請的,但是兩人見面之后只是一般客套,并沒能發展出所謂的忘年之交。
一個是實在沒精力,且不說陳一鳴忙得腳打后腦勺,余榮光一把年紀整天出外景也十分辛苦,兩人只有剛見面的時候曾經聊上過幾句話。
二一個,劇組本身也不是適合交際的場所,自打轉場到敦煌,外景周邊就沒斷過記者,長槍短炮24小時懟著,屁大點事都會被傳得沸沸揚揚。
前幾天在敦煌初次進組的秦芷蕾就遭了重,小姑娘剛畢業沒經驗,甩開助理自己出去逛街,結果就被別有用心的記者埋到了坑里。
人家跟她套話,問對導演和主演的初印象如何,秦芷蕾很實誠地回答,進組一周多還沒跟陳一鳴交流過,郁南更是尚未碰過面。
話是實話,但是扛不住人家記者會引申。
于是隔天網站上就給《木蘭》安排了一連串宮斗戲,什么陳一鳴臨陣換角啊,什么郁南耍大牌打壓新人啊,炒得一團紅火。
誰讓陳一鳴的電影流量大呢,標題里帶上他的名字就有點擊量啊。
陳一鳴還接到了老賈撥過來的電話,據他推測《木蘭》多半是被“友商”給盯上了,這是在預先埋雷準備后續集中引爆呢。
隨著專業營銷公司逐漸成氣候,時下電影宣發已經開始有“防爆”操作了,陳一鳴這個出頭鳥就是最大號的靶子。
后世這種操作已經是行業常規,預先捕風捉影地預埋一些真假參半的“負面”,待到宣發期的時候就是現成的炒作“彈藥”。
正著反著都有用處,每一波熱搜關鍵詞都可以選幾發臭彈塞進正文盤點一番,假的說多了自然也就成了真的。
前世陳一鳴穿越前,這套操作已經被營銷團隊卷出花兒了,小作文在籌備期就會埋下伏筆,一直持續到宣發期結束,勾纏酬唱百轉千回,絕對比正片的劇本更離奇。
甚至友商不出手片方自己都會下場,自黑吸引來的流量,那也是流量不是么?
《木蘭》劇組對此也沒什么好辦法,出外景是不可能清場的,這又不是紅樓里的貴妃省親,還能用帳幔把片場整個兒圍起來。
陳一鳴只能吩咐小美加強劇組管理,讓大家在片場盡量低調一點,拍完戲直接回酒店,能不外出就不要外出。
就這也沒斷了狗仔們編故事,比如陳一鳴在監棚蹲了兩天沒露頭,網上就有傳聞說他根本就不在片場,高難度的武戲全是別人代拍的。
雖然某種意義上這種說法也沒錯,《木蘭》的武戲還真是武老爺子出力更多。
無論如何,敦煌片場的氛圍終歸還是比不上早些時候的皇城鎮,劇組更加忙碌,更加焦躁,更加疲憊,也更加沉悶。
只不過陳一鳴已經沒有精力顧及這些,他現在只關注監視器這方寸之地,只在乎樣片的最終效果。
置景、道具、群演、后期,這些相對客觀的因素他自認已經做到了最好,唯有演員的表演,是脫離他掌控的主觀變量,也是進一步提升電影品質的希望所在。
正是出于這個原因,他默許甚至縱容了張毅的“不規矩”。
除了張毅,扮演蘇定方的汪勁松也不止一次地主動要求重拍,只不過后者身為老戲骨地位超然,不會讓眾人過于“友邦驚詫”而已。
當然主角郁南也有要求重拍的時候,只不過大多是因為對手戲搭檔,而不是自己。
這也從側面印證了張毅與郁南的實力差距,后者的表演設計更加成熟也更加自信,很少需要在片場實地驗證。
在張毅與余榮光溝通的拍攝間隙,陳一鳴在監視器上反復拉著片。
剛才那個鏡頭,已經拍了三條,每條都有明顯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