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魚與熊掌不可得兼
晚上的飯局并沒有發生什么羅曼蒂克的情節,興盡而散,無需贅述。
安妹子也不曾有過引人遐思的曖昧指示,跟陳一鳴單獨對話都沒幾句,讓后者更加確認下午的認知真的都是錯覺。
隨后一段時間,陳一鳴全力投入《木蘭》的后期工作,間或關心一下《情書》的宣發,忙得無暇他顧,之前的那一點點聯想,早被他扔到了九霄云外。
說穿了,陳某人還是對穿越后的人生有著一絲隔膜和疏離,加上前世的經歷,打心底里就沒想過在圈內確定人生伴侶。
甚至他還覺得,一人獨處也沒什么不好。
某人上輩子的擺爛閑魚心態,也被帶到了今世,遷延難去。
《木蘭》是陳一鳴的第三部電影,跟之前兩部《魔都假日》和《1951》比起來,后期工作繁雜瑣碎,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魔都假日》屬于典型的小成本作坊電影,全實景拍攝的劇情片,除了調色比較精細,其他后期項目只需按部就班即可,毫無難度可言。
也正是因為如此,《魔都假日》9月關機,11月中即安排上映,后期占用的時間滿打滿算不到一個半月,堪稱神速。
《1951》雖然是戰爭片,卻盡可能回避了大場面的取巧之作,特效方面是有所創見,但也不過是淺嘗輒止,總體強度十分有限。
一鏡到底的拍攝方式,大幅削減了剪輯的工時,也讓電影可以在關機兩個月后就完成后期提交送審。
《木蘭》則截然不同,后期制作牽涉到方方面面,根本不是一兩個月可以完成的,起碼四個月打底,稍不順利就是半年。
不說別的,剪輯就是一項大工程。
陳一鳴先是宅家度假,隨后又回到魔都幫襯《情書》的宣發,大半個月的時間里,《木蘭》的粗剪版都還沒能搞定。
操刀剪輯的是之前合作過《情書》的王素秋,業務能力無可挑剔。
他接手的素材,還是陳一鳴和林蕭初步篩選過的,并非每日收工之后的大雜燴集合。
即便如此,剪輯進度依舊推進緩慢。
到8月最后一周,陳一鳴做完兩家媒體訪談,自《情書》路演團隊中脫身時,才終于看到《木蘭》的粗剪版。
好家伙,時長居然超過1500分鐘,是預期終剪版本的十倍有余。
插一句,《情書》的成績超出預期,上映第三周依然能夠力壓《那些年》、《超凡蜘蛛俠》還有《hold住愛》三部新片,刷下7800萬票房,位居當周排行榜第2位。
僅次于橫掃全球的《蝙蝠俠:黑騎士》。
總票房也宣告突破3億大關,掛在年度榜單第5名,考慮到延映到9月十拿九穩,這部電影很有希望搏一搏年度top10的榮譽。
看來陳一鳴“撥亂反正”的立項思路恰逢其時,吃膩了大魚大肉的都市年輕人們,對于《情書》這道清涼小菜很是上頭。
老賈團隊的輿論跟蹤顯示,蠶豆的影評頁,妖艷賤貨居然成了一個高頻關鍵詞。
影迷們對《情書》的正向觀感自然是五花八門眾說紛紜,但是一提到反向觀感,“不同于之前的那些妖艷賤貨”,卻儼然成為一個共識。
這就叫,高端的食材,只需要最簡單的烹飪方式。
《情書》名利雙收,自然讓一眾主創大發利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