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憑眼下何雨柱涼菜和炒菜的手藝,換個飯店都可以站住腳,那干嘛還要拿學徒工的工資?
胡掌柜被洪鶴年點撥之后,想好了一套說辭,然后打電話給自己的姐夫。
即使試菜之后確認何雨柱的能力能夠擔任二灶師傅,可是自己也不能把他提拔上來呀。
“這倒是個不錯的主意。”
這兩種都是以魯菜為主,例如泰豐樓5個大廚中有三個是魯菜師傅,然后是一個川菜師傅,一個淮揚菜師傅。
這件事情真讓人頭疼啊,問:“那你說這怎么辦?”
這種廚師已經送走了不少。
<divclass="contentadv">可是何雨柱不一樣。
八大居之下還有八大春,他們主要是淮揚菜為主。
“是嘛,我也嘗嘗。”苗啟山的徒弟胡代軍也說。
“這”
主要是因為當年民、國成立之后,革、命黨多是江浙一帶的人,他們進了京城,也帶來了自己的家鄉菜。
因為泰豐樓對涼菜并不重視,所以一直都沒有安排專門的涼菜師傅。
現在世道確實不好,物價飛漲,貨幣貶值,酒樓別看生意很紅火,可利潤確實不高。
洪鶴年說何雨柱眼下到了其他的飯店都可以當大廚了,這已經是對何雨柱手藝的一種肯定。
雖然何雨柱年輕,可手上的技術確實很好,胡掌柜也是實事求是只是強調了何雨柱對酒樓的加成。
“已經不低了現在生意不好做呀,只是個涼菜,沒有那么重要。”
洪鶴年見何雨柱不驕不躁,暗暗點點頭,還以為剛剛16歲的何雨柱應該年輕氣盛,想要出人頭地,這樣看來,16歲的何雨柱已經像個大人模樣了,有了氣度。
之前有些廚師不想當二灶,想要更好的發展,從泰豐樓辭職到一些稍微次一些的飯店,當個大廚也是無所謂的。
這樣也可以解釋自己有雄厚的基礎。
王松說:“你趕緊去吧,看樣子應該很著急。”
這不是在增加成本嗎?
多出一個廚師對后廚來說眼下是多余的呀。
回去的路上何雨柱說:“謝謝師父。”
洪鶴年笑著說:“那我不如把他送到別的飯店去當個大廚。”
胡掌柜十分的為難:“可是我要把他提拔上來,老板那里交代不過去呀。”
坐在旁邊吃飯的王松聽到了,伸筷子過來夾了一些,吃過之后,驚訝地說:“真好吃。”
京城里面雖然有賣冰降暑的,可是廚房里面實在是太熱了,即使放兩個大冰塊也沒有用。
葉向群一個月都四十多塊錢呢,洪鶴年自己工資都50出頭。
何雨柱說:“這是不是有點低了呀?”
“這已經不低了,畢竟你沒有在爐子邊炒菜是不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