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是看出來使者臉上的猶豫,關羽自信地道雖無直接證據,但關某與公孫兄在北境鏖戰多年,這份眼力還是有的,幽州民間近年來與北方的烏桓諸落交往商貿次數太頻,當中定是有人圖謀不軌,劉冀州與關某乃是兄弟之親,關某與兄長無有隔閡,有一說一,汝只管將此言轉達給劉冀州便是”
那使者見關羽都這么說了,也不敢再多說什么,隨即答應。
待那使者走后,公孫瓚問關羽“云長,有些事情,無需太過著急,待查清楚之后,再向德然稟明,一個猜測之言,就這么轉告給他,未免有些”
關羽搖頭道“關某與兄長之間,彼此互信,無需多做修飾直言無妨”
公孫瓚愣了愣,隨即苦笑搖頭。
“真不知道你們兄弟之間,是怎么相處的”
劉儉的使者以最快的速度返回了歷城,他向劉儉稟明了關羽的話。
使者說完之后,帥帳之中諸人皆各有所思。
審配似笑非笑的看向劉儉,道“這位關都尉,倒是有趣,無憑無據,只是靠臆斷,就猜測幽州有人心懷不軌,難道只是因為當地人與烏桓人的通商多了,就能斷定有人會在彼處叛漢不成”
劉備很鄭重的道“云長非妄言之人,正南先生未曾與他接觸過,不曉其人。”
審配道“我不是說關云長乃是妄言之人,只是當此時節,破黃巾方為正經大事,還是莫要徒增事端影響了大局。”
張飛哼了哼,道“先生就這般肯定云長所言不實若云長所言屬實,我等在前線與黃巾拼殺,幽州方面一旦有變,影響的可未必只有漁陽上谷之地,便是冀州也未必能保太平”
審配捋著須子,嗤笑一聲。
他雖然沒有正面回答張飛,不過看他的樣子,似乎頗有些不屑之意。
張飛見狀急了,轉頭看向劉儉道“兄長您信誰”
劉儉淡淡道“益德此言不妥,不論是正南,還是云長,亦是你,都是我的心腹,你們每一個人的話,我都是相信的。”
說到這的時候,卻見劉儉又轉頭看向審配,道“當然了,我也希望你們每一個人也能夠相信對方就像是我相信你們一樣”
眾人皆是齊齊向劉儉作揖,言道
“喏”
劉儉看向那名使者,道“勞煩你再走一趟,告知云長,說他所言之事,我已知曉,回頭我自有安排,讓他好生準備南下,突襲黃巾糧道,莫要因別的事情牽扯了心神”
使者領命再走。
隨后,劉儉又與眾人商議了一下軍情,便讓他們各自散去了。
其實,關羽和公孫瓚所言的事情,劉儉心中自然是有數的。
甚至于,他比關羽和公孫瓚更知道當中的具體實情。
關羽和公孫瓚所查探出來的蛛絲馬跡,若無意外,當是歷史上的張舉和張純以及遼西烏桓的丘力居之亂
其實對于這些人,劉儉很早之前就已經派人開始暗中探查了,并他們的情況摸了底。
冀州和幽州的事情,雖不能說全在劉儉的掌控之中,但若有什么風吹草動,卻絕對瞞不過他。
他先前也曾估計著,若是調關羽和公孫瓚來青州前線,很有可能會致使他們幽州先前暗藏的危機一個一個的暴雷。
劉儉先前也曾考慮過,暗中干掉張舉和張純,兵不血刃的解決由此二賊所引發的“舉純之亂”。
但后來考慮了一番之后,劉儉放棄了這個想法。
還是等他們跳出來造反之后,再行征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