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眼下的新政并未在大漢所有的州郡完全普及,但是新政代表了國家興旺之力,以科舉制度考核評優擇選官員,而不靠鄉鄰名士彼此推薦,以才取士,這是真正能為大漢朝選取良才的先進制度,諸葛亮身為士人,就應遵循這個制度”
“亮若是今日答應了大將軍的征辟,越過科舉進入官屬,大將軍雖然能夠得到亮的輔佐,但是這對諸葛亮來說卻是不能接受的。”
“諸葛亮身為大漢學子,就理應遵循大漢朝的制度。”
“大將軍,其實您今天在此征辟叔父和兄長,是違了新政的。”
劉儉聽到這兒,沉默了。
隨后就見他長長的嘆了口氣,道“是我的疏忽,諸葛亮,你是對的,我知錯。”
諸葛亮笑道“大將軍身為河北之主,心懷天下蒼生,特別是如今天下大亂,很多事情必須要有一些特例而尋,不然,就無法快速的平定天下,會使更多的蒼生黎庶受苦受難,”
“偶爾提拔一些特殊的人才,這是大將軍應做之事,然亮自認為并非特殊人才,至少目前不是。”
“所以,諸葛亮一定要遵循制度參加科舉,以科舉的名義入仕于官署,這樣才能夠證明諸葛亮是有資格為大將軍效力的。”
諸葛亮的話實在是讓劉儉非常的感動。
他終于明白,在歷史上,那個能夠讓萬人敬仰的諸葛丞相,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品,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性了。
十四歲尚且如此,更何況成年之后呢
千年不朽的人格,自然是有他獨特之魅力的。
“諸葛亮,你做的是對的,科舉制度很快就會在整個東南完全普及,全面取代察舉,你好好的準備考試,好好的在科舉制度中,拿出你的能力,讓天下人看看。”
諸葛亮立刻道“諸葛亮定當竭盡全力。”
“只是大將軍,諸葛亮還有一事相求。”
劉儉耐心地詢問“還有什么事,你盡管直言。”
“大將軍是諸葛亮最為敬佩也最為崇拜之人,諸葛亮也能看出大將軍對亮的欣賞之意。”
“諸葛亮只求大將軍能夠不要出手干預諸葛亮科舉之事。”
“不知大將軍允否”
劉儉聽諸葛亮說到這兒,頓時笑了。
他明白,諸葛亮是不希望自己出手幫他作弊。
諸葛亮是真心實意的想憑借自己的能力去參加應試。
“劉某對天起誓,絕不會出手干預科舉考試的公平。”
諸葛亮聞言大喜,他長長的向著劉儉一拜。
“亮,多謝大將軍。”
“諸葛亮,你好好在家中復習,兩年之后,我希望你能夠考過郡試,進入我河北公立大學,在那里,我希望能夠看到你的身影,不要辜負我對你的期待。”
“諸葛亮一定盡全力。”
“不過,你若是考不過,也不要灰心,畢竟還有下一年和下下一年。”
“人無論何時都要做到持之以恒。”
“諾”
次日,劉儉就離開了瑯琊國,回返郯城,等待諸葛玄和諸葛瑾的到來。
徐州方面,劉備開始治理州事,徐州北境開始大興屯田,徹底落實科舉制度,另外按照劉儉的提點,徐州開始著重于紡織業的體系建設。
國慶節快樂愿祖國越來越強大,今日是二合一章節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