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是個教育大國。
絕大多數家庭對于教育,都很是舍得。
也因此,教培行業也在華夏屬于暴利行業,很多打著提前給孩子練好基礎的各類教培行業,往往都是博人眼球的教育方式。
的確不得不承認,絕大多數的教培行業,只要孩子愿意學,那么肯定物有所值。
但極少數,至少像現在這樣的教學,楊錚認為是無用教學。
他看了看四周,四周的學生大多數歲數比較小,他們望著這花花綠綠的屏幕,都在強忍著他們頑皮的天性。
他們或許有很多人,都認不全屏幕上的字。
這猶如天書般的教學方式,楊錚也有些坐不住了。
他沒有當面去揭開這種不恰當的教育方式,反而是耐心的跟著平板去學。
這也說明,他這一年,也學會了某種意義上的“成熟”。
……
無論是老師,還是人工智能的教學軟件,對于象棋初學者的教學,大多也都是殘局訓練為主。
這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在這個切入點上,楊錚認為,軟件要做的比像他們這樣的老師好。
因為軟件不僅會收錄老殘局,還會收錄近幾年的熱門殘局。
但之前也說過,在很多奉為經典對局的職業賽事里,很多職業棋手都沒有下到最后,但人工智能軟件,卻能推算到最后所有人都想要看到的結局。
也因為這里,楊錚忽然多了些惡趣味,他在想,是不是因為害怕人工智能學習,所以很多當代大師,才會“中途而廢”?
但他也很快清醒過來,無論是何等理由,都和他無關,他所能做的,就是以一個學習者的身份,體驗現在的人工智能教學。
楊錚學的很認真,助教看著他這般認真的模樣,他臉上倒是露出了無法理解的神情。
因為在今天之前,他也嘗試去體驗了下人工智能的教學,對于他來說,這人工智能的教學就是很多人嘴里所說的智商稅。
但他也沒有揭露這智商稅的行為,反而是佩服創造這種“智商稅”的人。
畢竟,在這個時代里,衡量一家企業的標準,就是看他的商業項目能否掙錢。
而低成本的人工智能教學,每一學期都要收費將近兩千塊錢,而他的成本卻遠遠沒有到五百塊錢。
這種節約人力和教學資源的新型授課方式,也讓這名有著小小商業頭腦的助教認為這是未來的趨勢。
至于學生能學進多少,相信學校方肯定會有一個不錯的理由。至少身為助教的他,也不用擔負太多的責任。
或許,他這種刻意迎合時代的想法,也是很多教育商人的想法。
甚至很多教育類的商人,都想好了自己的退路,當這一行被人揭穿后,他們甚至還可以賣學習機重新撈一筆。
可想而知,哪有什么時代注定會淘汰一些東西,很多被淘汰的東西往往也是沒有“心”的東西。
楊錚學習了兩節課,他也在這段時間里,發現了人工智能的優與弊。
在最后一節課上,在助教詫異的目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