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輸了!”在回家的路上,楊錚偶然路過了一間公園,一聲帶著懊悔的嘆息聲,打斷了他的思緒。
他好奇的走上前,發現有一個看上去年紀不大的年輕人,正坐在公園公共棋盤旁,迎接著身旁棋友的挑戰。
而這位年輕人身前,擺的正是劉大師之前的“丹鳳朝陽”殘局,這個年輕人明顯是有些底子的,幾位挑戰的棋友水平也不算低,但因為不熟悉此殘局,最后紛紛棄子認輸。
好在這只是普通的“以棋會友”,并沒有賭上任何財物,大家倒是下的其樂融融。
楊錚望著這無憂無慮的年輕人,他的腦海里忽然想到了劉大師之前所說的好勝心。
他笑了笑習慣性的搖了搖腦袋,似乎想把好勝心這三個字拋在腦后。
但他這番看上去有些“詭異”的動作,卻被敏銳的年輕人無意的捕捉到了,他也下意識認為楊錚是在嘲笑著自己。
他的嘴角微微上翹,揮了揮手,招呼著楊錚來試一試。
楊錚本想拒絕,但他卻又鬼使神差的點了點頭,坐在年輕人對面。
剛剛與劉大師交手的楊錚,明顯已然看出了這盤丹鳳朝陽是被魔改的棋局,優勢方是年輕人看上去弱勢的黑方,紅方雖有大子布陣,但因為地利的因素,想要贏無疑比登天還難。
哪怕是經驗豐富的象棋大師前來,若不注意,也會陰溝翻船。
但楊錚并沒有想到贏,而是在之后的幾手中棄大子,走出了一個“和”的結局。
不僅是年輕人和棋友看著這個結局啞口無言,楊錚望著這個結局,心中也有些說不明道不出的心情。
他好像被劉大師影響了,也好像明白了什么是以和為貴。
“再來一盤。”年輕人明顯有些不服氣,他重新擺出了一盤新的丹鳳朝陽,當然這盤新的丹鳳朝陽,也是經過高手修改,看似勢均力敵的雙方,黑子卻占盡優勢。
但無論怎么修改,只要是殘局,都有破解之法。
而那破解之法,大多也都是用和去破解。
楊錚不出所料的又以“和”收場,年輕人還想擺第三盤,但他抬起頭,看著楊錚的眼睛,他竟然主動放棄了。
因為此時的楊錚,眼睛里只有清明,那清明好似胸有成竹,又好似洞悉一切。
這種眼神,也讓這個年輕人明白自己踢到了鐵板,便主動提議讓楊錚擺出棋局,讓自己來挑戰。
楊錚望著有所膽怯的年輕人,他倒是沒有拒絕。
他擺出了和劉大師一樣的觀燈十五。
看著年輕人疑惑眼神,他忽然說道:“殘局啊,必須要以和為貴,若沒有以和為貴的心,那么你就下不好殘局。”
他好像也終于劉大師嘴里的以和為貴,那所謂的以和為貴并不是生活態度,而是一種下棋的心境。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在這個成王敗寇的棋壇。
和,不是退讓,也不是放棄。
而是一種看清殘酷現實后,還能以平穩心態去面對生活和挑戰的淡然!
這也是很多古棋譜想要告訴后人的至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