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分兩頭。
丹陽郡,宛陵城。
青石板鋪就的官道上,馬蹄踏碎積水的聲音由遠及近,一隊風塵仆仆的驛使穿過城門洞,直奔郡守府而去。
他們懷中揣著的鎏金詔書,即將在這江東之地掀起一場驚濤駭浪。
郡守府的書齋內,熏香裊裊。
孫策正伏案批閱軍報,窗外秋雨的聲響與他手中竹簡碰撞聲交織成獨特的韻律。
這位年方二十的小霸王眉目如刀,古銅色的臉龐上有一道淺淺的箭疤,那是去年與劉備軍交戰時留下的恨。
“主公!”
大將周泰疾步入內,甲胄上的雨水滴落在地磚上,“許都來使,持天子詔書候在正堂。”
孫策手中毛筆微微一頓,墨汁在代紙上暈開一朵黑花。
他抬眼時,琥珀色的眸子里閃過一絲銳光:“曹操的使者?”
“正是,使者說奉曹丞相之命,特來宣詔。”
孫策放下毛筆,指尖無意識摩挲著案角。
自趙云在邯鄲稱帝,天下局勢便如這江南秋雨般變幻莫測。
他起身時,腰間佩玉相擊,發出清越聲響:“請公瑾一同接詔。”
正堂內,燭火通明。
使者恭敬地捧著鎏金詔書,見孫策與周瑜聯袂而至,連忙躬身行禮。
孫策注意到使者靴底沾著中原特有的紅土,這是晝夜兼程趕路的證據。
“安南將軍孫策接旨!”
隨著詔書徐徐展開,孫策的瞳孔微微收縮。
詔書中那些華麗辭藻像一把把鉤子,先是盛贊其父孫堅“忠勇貫日”,繼而稱他“克紹箕裘”….
最后,竟以天子名義封他為豫章王,命他建都南昌。
使者退下后,孫策反復檢視詔書上的璽印。
紫綬金章的誘惑近在眼前,但他骨子里的警惕卻如毒蛇吐信。
他轉向身旁的周瑜:“公瑾,曹操這是唱的哪一出?”
周瑜白衣勝雪,聞言輕撫腰間玉簫。
他俊美的面容在燭光下如同玉雕,微微一笑:
“如今,河北趙云稱帝,曹操已被推至風口浪尖,然以曹操的實力,豈是趙云敵手?”
“那么,曹操唯一能做的,就是糾集各地諸侯合力伐明!”
說到這里,周瑜話語一頓,笑問孫策:“若是曹操直接傳檄伯符,命伯符與他一道伐明,伯符會答應嗎?”
聞言,孫策略微思索,點頭道:“我會,如果我坐視不理,一旦曹操被趙云滅了,那么白袍軍殺過長江就不遠了!”
周瑜微微頷首,又道:“伯符有此遠見,劉備、劉表、劉璋、張魯、馬騰、韓遂、公孫度等人也有嗎?”
孫策沉默了起來,這點他倒不好斷言,畢竟人心隔肚皮,其他諸侯怎么想的他怎么知道?
見孫策沉吟不語,周瑜繼續道:“其實,從趙云誅滅呂布后,已顯露其席卷天下之勢,這就使得不少諸侯,極為忌憚趙云,比如漢中張魯,涼州馬騰韓遂等人!
“若曹操僅發一道檄文去,讓他們起兵討伐趙云,他們敢嗎?”
“但曹操若發一道封王詔書給他們,他們又能抵擋封王的誘惑嗎?”
孫策大點其頭,封王,確實是天大的誘惑,馬騰、韓遂等人割據地方多年,自然希望裂土而王,但他們實力不足以自立稱王。
而曹操若以漢帝的名義封他們為王,那么他們就能名正言順建國,成就他們心心念念的王業。
說實話,不說馬韓等人受不了這樣的誘惑,就是他孫策也無法拒絕。
不過,讓孫策比吃了蒼蠅還難受的是,他估計曹操也給草鞋劉送去了封王詔書。
如此一來,他豈不是要與大耳賊成為盟友,齊伐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