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點,孫策怒火直竄,恨聲道:“公瑾,大耳賊恐怕也被曹操封王了,真是氣煞我也!”
周瑜自然知道孫策對劉備恨念滔滔,須知劉備如今占據的吳郡,乃是孫策的家鄉。
這也是上一次,剛與劉備和談,孫策就偷襲劉備的根本原因,因為吳郡一直是孫策的心頭肉。
但現在,周瑜認為河北趙云,才是他們最大的敵人,說道:
“伯符,正如你之前所言,如果兗州曹操被趙云滅了,那么白袍軍殺過長江就不遠了!”
“故而,當下應暫時放下與劉備的過節,隨曹操伐強明!”
“另外,詔書中讓你建都南昌,顯然是在調和我方與劉備的矛盾!”
孫策點了點頭,他也不是不知大局的人;另外,確如公瑾所言,曹操讓他建都豫章郡南昌,就是為了讓他與江東劉備拉開距離,緩解與劉備的沖突,合力討伐趙云。
“罷了,不說大耳賊了!”
孫策擺了擺手,算是暫時放下與劉備的過節,問道:
“公瑾,你說這次,曹操糾集各地諸侯伐明,有多少勝率?”
顯然,這是孫策決定跟隨曹操討伐趙云,最關心的問題!
周瑜沒有馬上作答,從前幾日聽聞趙云稱帝的消息時,他就在推演趙云稱帝后,將出現的一連串連鎖反應….
說實話,他已料到曹操會站出來糾集各地諸侯伐明,但根據他這些年收集到關于趙云的信息,以及自我的總結,他其實并不看好諸侯聯軍。
因為趙云不是狂徒袁公路,既然趙云敢稱帝,那么趙云必然有著萬全的準備,不然豈敢冒天下之大不韙?
沉吟片刻后,周瑜伸出兩根手指:“以我看來,伐明勝率最多兩成!”
什么?
孫策驚得從坐席站起,震驚道:“怎么可能才兩成勝率?”
在孫策想來,如今趙云雖然占據了黃河以北,以及中原三郡,但對于整個天下來說,趙云占據的疆域,還不到天下的三分之一。
那么,占據天下三分之二疆域的諸侯,若是擰成一股繩討伐趙云,勝率還是很高的。
但周瑜卻對他說,只有兩成勝率!
周瑜知道孫策很難接受這個估測,說道:“伯符可還記得,當年十八路諸侯伐董?”
“當然記得!”
孫策脫口而出;當年,十八路諸侯伐董,當時他十五歲,跟在父親身邊,還親自參與了那場舉世矚目的伐董之戰。
“既然伯符記得,那么伐董之戰的結果,瑜也不用贅言了!”
“公瑾的意思是,即便各地諸侯響應曹操伐明,他們也會如當年伐董的諸侯那般,各懷鬼胎,出工不出力?”
周瑜笑了笑:“不說他人,伯符與劉備真能摒棄前嫌嗎?還有荊州劉表,伯符能忘嗎?”
不說劉表還好,一聽周瑜提起劉表,孫策目眥欲裂:“殺父之仇,不共戴天!”
語落,孫策噌的一聲抽出腰間佩劍,怒道:
“想必曹孟德也糾結了劉表那老匹夫,既是如此,這王爵不要也罷,某絕不與仇人為伍!”
“伯符息怒!”
周瑜起身走到孫策面前,手搭在孫策握劍的手上,他非常了解孫策的脾氣,所以故意提起劉表,就是給孫策打個預防。
不然等出兵了,孫策發現劉表也去了,瞬間不干了,那可壞菜了。
“伯符,自古成大事者,豈能意氣用事?”
“但某絕不與劉表老匹夫為伍!”
孫策氣憤難當;他仿佛又看見了,當年父親冰冷的遺體從荊州運回時的場景。那年他十七歲,母親哭暈在靈堂,尚在襁褓的妹妹嚇得整夜啼哭。
如此血仇,他焉能與劉表為伍?
“伯符,你聽我說,這個王爵你不僅要接,還要起兵伐明,即便與劉表為伍……”
見孫策又要發火,周瑜語氣鄭重:“伯符你先聽我說完!即便有劉表,你也要參與伐明,因為,這是你的機會!”
聽周瑜語氣如此嚴肅,孫策好奇道:“什么機會?”
周瑜眸光一凜:“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