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魯也確實有點本事,完美完成了劉焉的交待。
事后,劉焉便將張魯留在漢中,負責截殺朝廷使節,對外宣稱米賊阻道,不得變通。
自此之后,朝廷的使節就再也進不了益州,實現了劉焉對益州的割據。
而張魯被劉焉派至漢中干截殺朝廷使節的事情,顯然非常得劉焉的信任,這自然引起了劉璋兄弟對張魯母子的強烈不滿。
不過,以前劉焉還在,劉璋兄弟即便對張魯母子再不滿,也不敢做出過激的行為。
但劉焉一命嗚呼后,劉璋馬上就想收拾張魯。
而張魯在漢中傳道數年,早已扎下根基,人有了勢力,自然也變得狂傲起來。
況且,張魯也知道劉璋早就想搞他,于是對新上位的劉璋嗤之以鼻。
為此,劉璋大怒,當即將盧夫人,以及張魯在成都的妻兒抓起全砍了。
這一下,劉璋與張魯徹底撕破臉,雙方結下了死仇。
隨后,張魯煽動益州境內少數民族作亂,與劉璋正式開打。
這一打,就是一年多…
打到現在,劉璋拿張魯一點辦法都沒有,這自然令益州人民懷疑劉璋的能力。
…….
今天,曹操派人送來的詔書,終于抵達成都。
“諸君,這是兗州朝廷送來的詔書,諸君都看看吧!”
一收到這封詔書,劉璋是激動的;雖然他以前對曹操立的兗州朝廷不屑一顧,但自從去年坐上他老爹這個位置后,劉璋有太多煩惱。
因為,益州有太多人不服他,覺得他劉璋德不配位,比如張魯割據漢中,部將沈彌、婁發、甘寧等人反叛。
而此刻兗州送來的這封詔書,卻是他最需要的;如果他接下這封詔書,他就能名正言順晉蜀王位,統治蜀地。
屆時,誰還敢說他德不配位?
“主公,請送還此詔!”
堪比王宮的州牧府大堂內,趙韙作為當年擁劉焉入蜀的老人,再加上去年又擁劉璋繼位,如今可謂是劉璋麾下第一人。
趙韙一觀詔書中敕封劉璋為蜀王,當即要求劉璋送還此詔。
堂上,激動的劉璋聞言一愣:“征東中郎將何出此言?”
在劉璋想來,趙韙可是自己的鐵粉,我晉升王位,你趙韙也跟著加官晉爵,這不香嗎?
還讓我送還詔書?
“主公可有想過?一旦接受兗州敕封,就得跟隨曹操討伐北明?”
趙韙自然看出劉璋想名正言順稱王,但趙韙作為益州本地豪族代表,自然不愿去趟中原那趟渾水。
“主公身為漢室宗親,趙賊叛漢稱帝,焉能不伐?”
東州派代表人物龐義,馬上站出來反對趙韙。
龐義雖然不是當年跟著劉焉入蜀的老人,但龐義在三年前德陽殿巨變時,帶著劉焉的幾個孫兒平安逃到益州。
因此,龐義得到劉焉重用,現為東州派領袖。
而東州派,本就是劉焉培植起來壓制益州本土派的,雙方自然是對立的。
見龐義支持自己晉升王位,劉璋有點振奮,當即大義凜然道:
“龐將軍所言甚是,孤乃漢室宗親,趙賊叛漢稱帝,焉能不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