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郡,南鄭城。
劉璋還在成都準備稱王典禮,而割據漢中的張魯,已在漢中稱王。
張魯這個人,雖然是靠其母傍上劉焉的老鳥才發家的,但張魯能力還是有的,短短幾年時間,就牢牢掌控了漢中全境,在漢中實現了政教合一。
深秋的陽光,灑在這座秦嶺腳下的古城上,城墻上新漆的朱紅色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街道上人頭攢動,五斗米教的信徒手持桃木符箓,口中誦念著“大道無形,生育天地”的經文。
今日不同尋常,城中處處張燈結彩,家家戶戶門前都懸掛著繪有八卦圖案的青色旗幟。
郡守府…不,現在應該稱之為漢寧王宮了。
門前,兩列身著玄色鎧甲的衛兵持戟而立。
他們胸前的護心鏡擦得锃亮,映照著往來官員們喜氣洋洋的面容。
府內,工匠們連夜趕制的蟠龍柱剛剛立起,雖然雕工略顯粗糙,但那盤旋而上的龍形已足夠彰顯此地主人的新身份。
“吉時已到——”
隨著禮官一聲長喝,頓時鼓樂齊鳴。
身著絳紗王袍的張魯,緩步登上新搭建的高臺;他頭戴九旒冕冠,腰間玉帶上的每一塊玉片都經過五斗米教法師的祝禱。
臺下,漢中各級官員按官階排列,最前排是張魯的心腹大將楊昂、楊任等人,他們鎧甲外披著嶄新的錦袍,臉上寫滿了與有榮焉的喜悅。
“臣等恭賀漢寧王,千歲千歲千千歲!”
山呼聲中,張魯微微抬手,冕冠上的玉串輕輕晃動,他的目光掃過臺下眾人,在功曹閻圃那張平靜得過分的臉上稍作停留,隨即示意禮官宣讀封王詔書:
“皇帝詔曰:漢中張魯,鎮守西陲,教化百姓......
…….今特封為漢寧王,欽此!”
當禮官將一封長長的封王詔書宣讀完后,張魯嘴角微微上揚。
這一刻,他等了太久。
這些年,很多人暗地里笑他,是母親傍上劉焉,才讓他有了統御漢中的資格。
但今天,他要讓天下人知道,沒有劉焉,他一樣能主宰漢中。
“眾卿平身。”
張魯聲音洪亮,“今日孤王登位,當與諸位共享榮華!”
隨著一道道封賞令頒布,堂上氣氛愈發熱烈…..
楊昂受封鎮國將軍,楊任為鎮軍將軍,就連一向低調的閻圃也被加封為光祿大夫。
侍從們端上美酒佳肴,樂師奏起新編的《漢寧王破陣樂》。
然而在這片歡騰中,閻圃獨自站在角落,輕輕搖晃著酒杯。
酒液中倒映出他緊鎖的眉頭,他不禁想起去年那出鬧劇…..
去年,張魯指使親信弄了一出挖到玉印的把戲,欲效仿袁紹、呂布等人稱王。
當時他連忙勸阻張魯,說天下雖有袁、呂等人稱王,但實力比袁、呂更強大的趙云,都沒有狂妄到稱王,主公你怎么能如此呢?
當時,張魯無法反駁,才按下了稱王之心。
而今,趙云稱帝了,兗州朝廷也送來了封王詔書,他再也勸不住張魯了。
“閻卿為何獨飲?”
張魯不知何時走到閻圃身旁,冕冠上的玉串在燭光下泛著冷冽的光。
閻圃連忙躬身:“臣在思索如何完善戶籍制度,以便為王上籌措更多軍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