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沿著墳地的坡往下走,正好碰到一個扛著鋤頭的村民。
包子趕忙上前詢問:“大爺,我們是戶外探險的驢友,請問黑虎嶺怎么走?”
“黑虎嶺?”
老大爺用看瘋子的眼神打量著我們。
“哪有什么黑虎嶺?那是老一輩人編出來嚇唬小孩兒的,說山里有吊睛白額大老虎…”
他突然壓低聲音:“你們該不會是碰到過劉跛子吧?他的鬼話你們也信?那老光棍專拿破瓷片去外地誆人。”
啥玩意?
我和閆川一齊看向包子,此時的他滿臉通紅,不知道是不是被氣的。
“大爺,劉跛子在哪?”
“他拿了錢早就在外面瀟灑去了,還能回到這個破山溝溝里?”
我掐死包子的心都有,就說不靠譜,他還拍著胸脯子保證。
“大爺,這里真的沒有黑虎嶺?”
不死心的包子又問了一遍。
老漢放下鋤頭撇著嘴說道:“我在這里生活了六十來年,還真沒去過黑虎嶺。哪來的回哪去吧,從這里往西走,路近,很快就能出山。”
返程的路上,我問包子,那劉跛子用瓷片跟他換了多少錢?
“三千。”
“還行,也不算多,就當長長記性了。”
按照老漢的指的路。我們一路向西。
剛走沒多遠,暴雨驟至,大山里的天氣說變就變,堪比女人翻臉。
這個天氣,帳篷已經不起作用,我們只能頂雨前進,有人會問,為什么不在樹下躲雨?
我的答案是怕遭雷劈。
雨一直下。
突發的山洪裹著碎石沖斷我們經過的木橋。
我們慌不擇路往高處逃,閆川的登山繩剛系上老松樹,就聽包子在崖邊驚呼:“這石頭不對勁!”
洪水沖刷過的巖壁上,赫然嵌著一方青石臺,臺面陰刻八卦紋,中央凹槽積著暗紅色的污漬。
就像是常年供奉香火留下來的痕跡。
我摸出匕首刮了刮石縫,帶出的朱砂碎屑很快被雨水沖刷干凈。
“祭天臺,看這風化程度,少說有三百年,但紋樣是是明末清初的風格。”
“先別管了,找個地方躲雨要緊。”
可能是老天眷顧,十幾分鐘后,我們居然看到了一座獵人木屋。
狼狽的跑進去后,發現里面不僅有干柴,還有現成的爐具。
夜幕降臨時,我們蜷縮在木屋里烤火,包子翻著濕透的地圖嘟囔:“原以為這五龍捧圣能讓我驚喜,劉跛子我操你媽……”
包子說著,就要撕地圖,卻被我制止下來。
“等等!”
我忽然想起暴雨中看到的那個石臺方位。
“今天那祭天臺坐壬向丙,如果這玩意兒是陪葬建筑,那主墓室應該在……第二重水口!”
我的手指在地圖上畫了一個弧線,閆川猛的坐直了身子。
“你說五龍捧圣的第二道水脈?”
我點點頭:“這五龍捧圣確實是一個很好的風水局,今天要是不碰到那個祭天臺,我也覺得這么好的風水可惜了,既然那劉跛子說的黑虎嶺是假的,那咱們的重心就應該放在五龍捧圣上。”
包子聞言趕緊用火烤干地圖:“這么說五龍捧圣
“只是猜測,既然出來了,不能空手回去,過去看看也只是浪費一些時間。”
“嘿嘿,我就時間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