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再看現如今,天天打仗,也不知啥時是個頭。”
“咱們大周向元武宣戰了,不安生啊。”
“我家幺兒才剛過十四,如今也被征調前線,哎!這日子沒法過了……”
“還有呢?老頭,你倒是繼續說啊。”
“嘿嘿!莫急嘛!”老頭話鋒一轉,當即提高了嗓音。“隨著新政推進,那問題是接踵而至。
地方諸侯被削弱了兵力,心中可不是怨氣沖天?
他們私下里開始相互勾結,秘密謀劃著對抗宣帝。
朝中那些原本支持新政的大臣,也因利益受損,漸漸與宣帝離心離德。
邊疆戰事吃緊,宣帝為了安疆,不得不增加賦稅,以充軍餉。
這下可好,咱老百姓的生活是愈發艱難了。”
此話一出,臺下再次議論紛紛。
“這可不,我聽說啊,青、幽二州叛亂四起。”
“年年加賦,誰受得了?”
“你還聽說呢?青幽二州的流民都堆滿神京了。”
臺下百姓交頭接耳,臉上也開始露出幾分不滿。
周圍的人紛紛附和,嘆氣聲此起彼伏。
“后來呢?后來怎么樣了?”人群中有人急切地問道。
聞言,老頭神色凝重。“最終,在各方勢力的聯合之下,宣帝改革徹底失敗。
大夏陷入內亂之中,戰火紛飛,百姓流離失所,若非宣帝及時收手,廢除了昔日新政,這皇位他都保不住啊!”
聽到此處,張啟圣緩步走開。這老頭所講,正如當下的大周局勢。
紀凌想改革,也面臨同樣的困境。地方藩王不滿,朝中大臣利益糾葛。
百姓壓力的增大,或可加以利用……
稅收雖增,但民生未改,錢都特么去了何處?
打仗?老百姓誰關心這個?他們只關心吃不吃得飽,穿不穿得暖。
今天打南安,明天打元武,大梁還駐軍數萬。如此龐大的軍費開支,得有個牽頭的傻缺出來鬧……
“紀廉這臭小子說得對,大周百姓認的是紀凌,若是百姓不認他……這大周不得亂了套。
有點意思!”老張頭先是自言自語,片刻之后,他嘴角微微上揚。
……
與此同時,雍王府內,紀廉將頭枕在王妃膝上,神色好不自在。
“王爺……”
“噓!別說話!讓本王好好享受享受!”
“今晚您要不要留在這?”
聞言,紀廉原本大好的心情逐漸又散得無影無蹤。“老頭子剛剛來過,他不害死我是不罷休啊……攤上這么個師尊,本王真是倒了八輩子血霉。”
“那您打算……”
話未說完,他微微側身,將頭埋在對方雙腿之間。“嗯!真水靈!白花花的!本王咋都看不夠……”
“您……討厭……”
“今兒個就不留在府上了,本王得出門一趟。”
“王爺,您又去翠紅樓?”
“你當我是徐滄?天天往勾欄跑?”話到此處,紀廉撐著對方膝蓋站起身來。“看這樣子……本王得入京一趟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