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好可以借此男頭顱,試一下增刪重要劇情,能對這個替身世界造成什么影響。
“吾夢中好殺人,凡我睡著,汝等切勿近前~”
我扶著男寵走到帳門口,煞有介事地拉住他的雙手,大聲告誡。
方才送我回來的人如今正在帳外還未散盡,如此一來他們就也都能聽見此言了。
等到“入睡”之后,我故意蹬開被子,裝作受凍而不知的酣睡之態。
那名男寵果然忠心,拾被欲蓋。
這一刻我馬上替身附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躍起拔劍,一瞬之間兩劍穿胸、一劍封喉,當時便送男寵去見師勖了。
殺人之后我神情無異,裝作夢游樣子,不顧地上死尸,躺倒便睡。
帳外衛士探頭看見,盡皆驚悚,卻不敢進來叫醒。
第二天一早,我飽睡醒來,見男寵伏尸在地,故作驚訝道:“誰人殺我近侍?”
其他近侍實情相告,我便假惺惺地痛哭起來,又命人厚葬,優恤家屬。
按照原劇情,我殺死近侍厚葬之際,手下文官楊修會跳出來,對著死人說“丞相非在夢中,君乃在夢中耳”。
但眾所周知,《三國演義》的赤壁之戰里,是沒有提過楊修這個人的。
如果此時楊修依然能跳出來賣弄聰明,就證明我可以靠一些重要節點和“名場面”觸發這個時空以外的劇情,拿到不屬于此時此地的資源。
如果楊修不能出現,就說明這場“游戲”確實是僅限赤壁之戰時空,連人物都限于這段劇情里提到過的人,無法出現更多。
我“誤殺”師勖,又“夢殺”近侍,率領眾臣厚葬兩人,卻遲遲不見楊修。
我心下了然,知道了這個替身的能力局限性很大,設計場面也很呆板。
于是潸然淚下,假裝痛哭道:
“昨日是酒醉,誤傷師勖。操深感負罪。”
“師勖乃一代樂師,從此天下無雅音矣。”
“唉,悔之無及呀!”
解下紅袍罩在師勖尸身,我默然離去,看起來甚為悔恨傷悲。
接下來應該就是測試“鐵索連環”的戰船,與江東周郎對陣的劇情了。
“丞相!”
果然,毛玠、于禁二將拱手上前,應該是要向我匯報戰船水軍操練成果了。
然而他們的下一句話卻讓我大吃一驚。
“丞相,那毛葛亮故技重施,又駕草船,騙去我軍箭矢無數!”
這是草船借箭的劇情?
還“梅開二度”,在進行過一次之后,又一次上演了?
還有毛葛亮是什么鬼?
諸葛亮是復姓諸葛,名亮,字孔明!
就算改姓毛,也該叫毛亮,毛葛亮是什么玩意?
我很想吐槽并且大聲發問,但想到我身為“曹操”不應該連孫劉聯軍的最強軍師“諸葛亮”都沒聽說過,所以強忍著沒有說出來。
“無妨!”
“區區箭矢罷了,我有大軍百萬、猛將千員,便是再送他幾萬支箭,他又能奈我何?”
“那毛葛亮雖然狡詐,再一再二還敢再三不成?他若敢再來,你等便以火箭對敵,看他草船如何抵擋!”
“毛玠于禁,你二人操練水軍如何?若是鐵鎖連環果然奏效,我北軍將士在船上亦能如履平地,東吳覆手可滅,何惜箭矢!”
我鎮定地穩定士氣,順便推進著劇情,心里卻思緒萬千。
看來不僅是我這邊的劇情可以改變,對方的劇情一樣能改變。
不僅諸葛亮換了人,就連“草船借箭”之計也用了兩次!
如此看來,敵人的替身或者本體,應該就是在這場戰役中扮演“周瑜”或“劉備”這兩個最大贏家之一。
我要終結這一切,就要生擒這二人,或者將其就地誅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