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王府出來的荀攸,放在長安朝堂。
一個潁川四大族之一的荀氏的力量就更有震懾力了。
“李儒......”
段羽目光復雜的看向李儒。
如果說長安這一段時間發生的事情有誰在背后推波助瀾。
那么李儒的嫌疑肯定是最大的。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李儒在推波助瀾并不完全是壞事兒,從某種角度上來說,這也是一件好事兒。
但李儒有立場。
而且段羽從來不喜歡別人幫他擅自做主。
“臣......在。”
李儒也是目光極為復雜的看了一眼段羽,然后手持笏牌上前一步。
段羽深吸了一口氣。
李儒之前的官職就是尚書令,只不過段羽剛剛已經說過了,讓荀攸擔任尚書令。
所以此時的李儒已經沒有官職了。
“漢中那邊已經半年沒有進展,之前本王也說過了,要委派一人過去主持大局。”
“漢中太守蘇固理政有序,但機變不足,兵法韜略都不如你,所以本王準備讓你去往漢中,主持對劉焉的征伐,你可有什么想要說的沒有。”
昨天在涼王府的時候,段羽就已經說了。
只不過昨天是私下。
而今天則是公開。
這是一種態度。
給滿堂諸卿看的態度。
看來段羽不光要將不聽話的清洗出去,而且就連自已的家臣幕府之臣也是一樣。
敢有違抗者,無論是不是功勛卓著,都要受到打壓。
這就是王權。
這就是霸道。
這就是孤家寡人之路。
李儒低著頭,看不清臉上的表情。
但任由誰都聽出來了,卸任尚書令,轉為漢中。
就算是漢中太守又能怎樣,已經遠離權力中樞了。
這就等同于被流放了一樣。
只不過比起楊奉要好一些。
就算未來益州打下來了,最多李儒這一生也只有可能止步在益州刺史這個位置上了。
或許,或許等待那一天,等待涼王妃董宜的子嗣繼承了涼王之位,才有李儒在翻身的那一天。
不過.....以李儒的年紀,恐怕是等不到那一天了。
“臣,遵命。”李儒低頭作答。
“還有,臨行去往漢中之時,本王會點三千兵馬交于李傕郭汜兩人,讓他們隨同你一同前往漢中,去往漢中之后聽從鐵石頭調遣。”
還沒結束,一同被流放的還有李傕郭汜兩人。
不用問也知道是怎么回事兒了,肯定是因為之前兩人帶兵包圍長安。
聽到段羽一系列的任命,心中有鬼之人都已經冷汗直流了。
“立刻派人前往函谷關,傳令驃騎將軍董卓,令其領兵五千,協同許攸前往兗州攻打劉岱。”
“令馬騰前往武威,任武威太守。”
“令.......”
隨著段羽的一道道的命令下達,有高升的,有被流放的,還有被貶斥的。
當所有的任命都結束之后。
眾臣都還在等著一件最大事情的宣布。
就是有關于帝位的。
劉辯昏迷不醒。
何靈思臨死之前要立劉天監國。
現在段羽回來了。
會不會因為何靈思的死而發生變故。
還是說,段羽會取而代之?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