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屠建死,綠林斷臂;劉玄自毀長城,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長史王遵低聲勸:“將軍若動,須有名。”
“名,已在路上。”隗囂轉身,案上擺著偽信。
他細讀八字,嘴角勾起:“共逼圣駕東歸?好理由!本將正可‘勤王’!”
王遵會意,立刻草擬《勤王檄》,傳遍涼州十郡,言“綠林諸將挾天子以令諸侯,隴西起兵,為國除奸”。
十日后,隴西步騎三萬,號稱十萬,自上邽東進,兵鋒直指武關。
關中震動,長安一日三驚。
趙萌收到“隴西兵起”急報,心中大定。
他連夜入宮,將檄文呈給劉玄,卻故意隱去偽信一節,只言:“申屠建余黨勾連隗囂,果欲反矣。”
劉玄面色慘白,雙手發抖:“朕已殺申屠,奈何余波未平?”
趙萌俯身,聲音低柔卻帶著鉤子:“陛下,除惡務盡。隴西之兵,千里而來,糧秣必不繼。可敕令陳牧、成丹率部迎擊,待其兩敗俱傷,臣再出兵收拾殘局。如此,外患內憂,一并可除。”
劉玄沉吟良久,終究點頭。
趙萌眼底寒光一閃:第二步,借赤眉之刀,再斬陳、成!
潼關大營,陳牧、成丹接到“東擊隴西”詔書,相顧失色。
成丹拍案:“申屠尸骨未寒,又調我等于風雪中去打勤王軍?此必趙萌借刀!”
陳牧卻按住他:“若抗旨,反坐實‘同謀’;去,則須提萬分小心。可聯名上表,請陛下親遣監軍,分兵留守,以觀后勢。”
表章連夜送入長安,趙萌看后冷笑,朱筆一批:“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何需監軍?速進,勿誤戰機!”
并暗派親信,將二人請求泄露于朝堂,言其“畏戰遷延”。
陳、成進退維谷,只得點兵。風雪之中,大軍東行,像一條被逼上懸崖的蟒。
與此同時,張卬派出的“影人”潛入隴西軍營,偷得趙雷與隗囂密使往來書信,卻意外發現“偽信”真相。
影人星夜回奔長安,欲將證據交予王匡,卻在宣平門外被趙氏家將截殺。
臨死前,他將染血密信塞進城門石縫,用匕首刻下“泉”字。
第二日,巡城老兵發現血書,卻目不識丁,隨手扔入火盆。
真相,只差一步,便灰飛煙滅。
趙萌府中,趙雷單膝跪地,復命:“隴西兵已動,陳、成已東。”
火盆內,最后半幅真血書化作灰燼,火舌映在趙萌臉上,像一張剝下來的人皮面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