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面不改色,心下卻道:夫君昨夜逼我臨帖三十遍,手腕猶酸。
墨云風補刀:“貧道作證,確為‘天授’。”
強華當場跪倒,披發覆地,口稱:“天遣鄧君示我,赤伏將出,真人當立!”
鄧晨扶起他,一字一頓:“真人已有,只缺東風。”
“東風為何?”
“輿論。”
鄧晨屈指算給強華聽:
“第一,赤眉剛立劉盆子,關中人心未附,眾尤念更始舊恩;
第二,綠林遺民切齒赤眉,只缺一面‘合法’之旗;
第三,我洛陽姻親,可一夜刻印萬張;
第四,你強公善讖緯,卻缺‘現場神跡’。
有此四缺,我送四補——只問你,火候可夠?”
強華黃須亂顫,如風中枯柳:“夠……夠!只缺最后一味藥引。”
“何藥?”
“血。”強華咬牙,“赤眉王之血,滴于符背,符赤則火赤,火赤則天信。”
鄧晨大笑:“血包在我身上。”
袖中,他已揣好劉恭密信——“端午斬謝祿,首級與血,一并奉上。”
鄧晨與強華促膝長談,擬就造神三步。
第一步:符背留白
強華連夜拆出第三卷赤伏符,將簡背空白處以丹砂涂成火云,云形暗合“劉秀”二字鳥蟲篆,再以銀粉勾邊,日照則隱,火烤則顯。
第二步:血引
五月初六,馮翊捷報至華陰——“濟南王謝祿,端午夜被刺,首級不知所終。”
同夜,墨云風冒雨入關,提回一顆血瀝瀝人頭與一皮囊赤血。
強華以血和丹砂,重涂火云,血遇銀粉,頃刻凝成赤色龍紋,龍首恰銜“秀”字。
白芷以藥汁蒸符,竹簡遇熱,赤龍蜿蜒欲起,燈影下恍若活物。
第三步:天火降
六月初一,夏至,華陰山巔。
強華設壇三層,上布二十八宿旗,下掘八卦火坑。
正午,烈日灼灼,他捧赤伏符,立于壇頂,高聲誦讖:
“赤符天火,真人易姓;
卯金刀,乘火德,
滅赤眉,平四海——”
誦聲未絕,火坑內“蓬”地騰起赤焰,火舌卷符,符背銀粉遇熱,赤龍紋赫然飛起,被日光照得透明,山半空竟現一道赤虹,如龍吸水,久久不散。
山下聚觀百姓數千,同時跪倒,口呼:“火德真龍!卯金刀!”
卯金刀,合為“劉”;火德,乃漢家舊德。
輿論,一夜燎原。
鄧晨安排好了強華造神事宜,他們三人又回到了河北,但是沒有直接回常山,而是去了鄗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