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褲腰寫降書,稻草傳密詔!
李軼,你全身而退?我讓你全身而‘不退’!
來人!重枷!鐵鎖!堵嘴!
明日卯初,祭旗!誰拖延,同罪!”
李軼想喊,嘴里被塞進那把稻草,只能“嗚嗚嗚”——真·“吃稻草”。
漢營得報“李軼又被加刑”,全體笑出鵝叫。
田小雀:“將軍,你這稻草,比十萬兵都管用!”
馮異卻收笑,正色:“稻草只是藥引,真正的箭,是朱鮪自己的疑心。
疑心生暗鬼,鬼催他殺,殺完就得找退路——退路,就是咱。”
鄧晨舉杯:“為疑心病,干杯!為稻草,干下一杯五糧液!”
眾人碰碗,酒花四濺,像給遠處女墻內李軼的脖子,提前點了一圈白沫。
當夜,死牢燈昏。
李軼吐盡嘴里最后一根稻草,喃喃:
“馮異……我借你箭,你借我刀……
稻草啊稻草,下輩子我當牛,也不當‘草’!”
城外,馮異巡營,順手抽一支稻草,掐成三截:
“一截給朱鮪,讓他殺;
一截給百姓,讓他們活;
一截留給我——
扎成草人,站在洛陽東門,
替真身,受最后一箭。”
雨后的月亮爬出云縫,白得晃眼,照得那根稻草,像一條細細的人命,
輕輕一折——
“咔嚓”。
洛陽燥熱得像蒸籠,蟬聲吵得人心發毛。
朱鮪夫人公孫氏,出身陳留大族,素來心狠手辣,府中婢女私下叫她“公孫一刀”。
她聽說丈夫要在明晨“祭旗”殺李軼,卻擔心夜長夢多:
“李軼詭計多端,萬一又蹦出什么‘稻草詔’,連累我兒怎辦?”
于是心生一計——先下手為強,毒死李軼,讓丈夫省事,也替滿城百姓“除害”。
公孫氏以“為將軍壓驚”為名,在后院花廳設私宴,只請朱鮪與李軼。
她特意挑了口小井般大的“鴛鴦釜”——中間銅隔,一邊毒酒,一邊好酒;
酒面浮冰,冰里埋“七日醉”毒粉,嗅不出、嘗不到,一杯封喉。
為保險,她買通府里“酒博士”,倒酒時手擰暗閥,哪邊有毒,哪邊無毒,全在指縫。
菜譜也講究:
-炙豚肉(味重,壓毒);
-生韭羹(刺激,速溶毒);
-苦菜餅(回甘,蓋毒尾)。
一句話:毒得悄無聲息,毒得清新自然。
李軼被從死牢提到花廳,一路腳鐐“嘩啦”,像打節拍。
他心知宴無好宴,卻仍抱一絲僥幸:若能說服朱夫人美言,或許多活兩天。
于是,他提前準備:
1.在牢里啃完半根生蔥,制造“口臭防御”,萬一要喝交杯酒,可熏對方;
2.自帶一雙“銀筷”,筷頭包薄荷葉,既試毒又提神;
3.袖口縫了“催吐鹽”,情況不對就扣嗓子保命。
進門,他先沖公孫氏“噗通”跪:“夫人救我!”口臭+蔥味,熏得公孫氏差點原地去世。
她強忍惡心,堆笑:“李將軍請起,今日只談風月,莫提國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