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發愁,小樊捧來一只木匣:“將軍,馮將軍派人送來的。”
打開一看,竟是半袋胡餅渣,渣上依稀可見烏鴉糞痕跡——正是鄧禹昨夜扔掉的那塊。馮異附紙條一行:
“糧可丟,心不可亂;餅可碎,志不可折。且把晦氣吃下去,再談破敵。”
鄧禹捧著餅渣,哭笑不得。良久,他長吸一口氣,把餅渣全倒進口中,嚼得“咯吱咯吱”,像嚼自個兒的輕狂。
嚼完,他一抹嘴,抬頭望天:
“烏鴉糞也好,斷旗也罷,老子統統咽了!從今晚起,扎硬寨,打呆仗,學馮異,一步一腳印!”
夜幕再次降臨,霸陵原上燈火點點,像撒了一把碎金。
馮異巡營完畢,回到帳中,展開洛陽密詔——
“若仲華再敗,即奪其兵,檻車送京。”
馮異提筆,在空白處添了八字:
“臣已警之,再觀其效。”
他吹干墨跡,望向對面營帳。那里,鄧禹正伏案讀兵書,頭頂大包在燈火下閃閃發亮,像一面小小的“悔”字旗。
馮異微微一笑:
“少年撞墻,墻不倒,少年長。
但愿這一頭包,能讓他長出腦子。”
馮異說“再觀其效”,結果第二天就觀到了“奇效”——不過,是反向的。
建武元年十月十八,辰時,日食。
太陽剛爬出驪山,就被天狗“嗷嗚”一口,嚼得只剩金邊。關中平原瞬間從清晨跌進黃昏,風帶著怪嘯,卷起沙石往人領口猛灌。兵士們慌了神,扔下長戟,咚咚咚跪倒一片,齊喊“天狗吃日,大兇”!
鄧禹昨夜背書到四更,正抱著兵書做夢,夢里他揮劍砍太陽,一劍一個,砍得正歡,突然被小樊搖醒:“將軍!天塌了!”
他沖岀帳外,抬頭一看,太陽只剩月牙大,頓時頭皮發麻——頭頂舊包未消,又添新包,這回是嚇出來的。
“快!敲鼓!敲鼓能嚇跑天狗!”他扯著嗓子吼。
咚咚咚……鼓聲亂如麻。士兵們一邊敲,一邊敲錯節奏,反倒像給天狗打拍子。鄧禹急得團團轉,忽聽旁邊驢廄“昂——”一聲長鳴,比鼓聲還亮。他靈光一閃:驢叫能破邪!
“把驢牽出來!齊叫!”
十幾頭軍驢被拖到空場,士兵拿棍子捅、拿火炭燙,驢們吃痛,扯開嗓門大合唱:“昂——昂——”場面滑稽,卻真有用——日食慢慢生光,太陽像被驢叫罵得不好意思,一點點吐出。
鄧禹長舒一口氣,剛想夸自己“急智”,背后傳來馮異慢悠悠的聲音:“仲華,天象已動,軍心浮動,此時宜守不宜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