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侍郎則皺著眉頭,憂慮道:“陛下,制造濟世釜需大量銅鐵,且維護成本高昂。如今國庫空虛,即便變賣宮中器物,恐也難以支撐大規模推廣。”】
【朱由檢環視群臣,目光如炬:“天譴?百姓因污水而死才是天譴!至于錢糧,朕已決定:一、暫停皇家園林修繕;二、縮減后宮用度;三、開放部分皇莊,以田產抵押籌措資金。寧可宮廷節儉,也要讓百姓喝上干凈水!”】
【民間的抵觸情緒異常激烈。河南老農舉著鋤頭圍住清源監,高喊:“這鐵疙瘩把水變了味,喝了要斷子絕孫!”更有人散布謠言:“濟世釜是吸人精氣的怪物,用它凈水會遭報應!”】
【朱由檢再次親臨現場。他頭戴斗笠,身穿粗布短衣,親自操作濟世釜。將凈化后的水一飲而盡后,他大聲說道:“鄉親們看好了!這水干凈清甜,喝了不僅不生病,還能延年益壽!若有假話,朕愿受天罰!”】
【隨著濟世釜的推廣,民生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江南瘟疫迅速得到控制,百姓重獲生機;北方水患地區,渾濁的黃河水經凈化后成為生命之源。原本冷清的藥鋪,因病患減少而門可羅雀;取而代之的,是各地新開的“凈水坊”。
【商業蓬勃發展。銅鐵行因制造需求生意興隆,煤炭業產量激增。精明的商人看到商機,開始在各地開設“凈水局”,向百姓收取低廉費用提供凈水服務。一些商人甚至將小型凈水設備售往海外,賺取大量白銀。】
【教育領域同樣迎來革新。書院增設“水學”課程,研究水的凈化、蒸餾原理。《凈水全書》《蒸汽水利要略》等書籍在民間廣泛流傳,學子們不再只埋頭于四書五經,開始鉆研實用之學。】
【曾經反對濟世釜的陳阿貴,如今成了清源監的首席工匠。他逢人便說:“以前我糊涂,現在才知道這鐵家伙是救命神器!我孫子在書院學凈水術,說以后要讓全天下的水都變干凈!”】
【站在秦淮河畔,望著轟鳴運轉的濟世釜,朱由檢摘下皇冠,任由微風吹拂。這場與污水的較量,不僅拯救了萬千子民,更在古老的土地上播下了科學的種子。那一聲聲蒸汽的轟鳴,恰似大明帝國關愛民生的深情呼喚,預示著一個更加美好的新時代即將到來。】
……
洪武位面
朱元璋蹲在南京城外的污水溝旁,用樹枝攪動發黑的水面,轉頭對劉伯溫說:“當年打陳友諒,要是有這凈水法子,咱的士兵也不至于拉肚子丟了戰力。”他隨手扯下腰間玉佩,“把這當了,先湊錢造個小釜試試。”
劉伯溫蹲下身,仔細觀察水流:“陛下,《水經注》有言‘源清則流潔’,此器雖能凈水,但需選活水源頭。臣建議在凈水釜旁設八卦陣,以鎮水邪。”
徐達捏著鼻子湊近污水,皺眉道:“這水比俺靴子底還臭!等釜造好了,先給咱的兵營用上,士兵不生病,打仗更有力氣!”
常遇春笑著拍徐達肩膀:“老徐,到時候你可別搶著喝,給兄弟們留點!”
永樂位面
朱棣盯著濟世釜的設計圖,突然將其拍在《永樂大典》編纂進度表上:“解縉!把這凈水之法編入大典,讓后世子孫都知道我朝的能耐!”
鄭和躬身道:“陛下,若將濟世釜裝在寶船上,遠洋航行便不愁淡水短缺,船隊可直抵天涯海角!”
解縉推了推眼鏡,興奮地在紙上疾書:“臣建議專設‘水經篇’,詳細記載蒸汽凈水之術,此乃澤被千秋的壯舉!”
姚廣孝輕撫佛珠,望著圖紙沉思:“凈水如凈心,需以佛法加持。可在釜身刻《大悲咒》,保萬民安康。”
宣德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