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治沙署內燭光搖曳。哈斯其其格默默遞上一碗奶茶:“別聽那些空話。你看,東邊的沙棗林結果了,孩子們都能吃上甜果子。”】
【沈青禾握緊圖紙:“明日起,我們教百姓用蟲糞制肥,用枯枝編筐。治沙不能只靠種樹,得讓大家看見好處。”】
【變革在質疑中悄然推進。】
【“換盆咯!用枯枝爛葉換陶盆!”治沙隊推著獨輪車穿行村落。百姓將修剪的胡楊枝、沙棗葉收集起來,換來的陶盆既可儲水又能種花。】
【更有巧匠發明“風能驅蟲燈”——風車帶動齒輪,齒輪敲擊銅鈴驚走害蟲;“太陽能熏煙器”利用日光加熱艾草,煙霧彌漫間蟲群紛紛逃竄。】
【然而,更大的挑戰來自人性。】
【“這些陶磚和草方格,賣給外地商人能賺大錢!”某天,治沙隊中有人私下議論。很快,市場上出現大量偷運的固沙材料,新種的草方格被成片破壞。】
【沈青禾大怒,卻在抓捕時愣住——為首的竟是曾幫過他們的巴圖。“我兒子病了,需要錢抓藥......”巴圖跪在沙地上痛哭,“我對不起這片林子。”】
【沈青禾沉默良久,最終下令:“治沙署設立工坊,讓百姓用勞力換錢。但偷沙毀林者,絕不輕饒!”】
【轉機出現在意外之中。】
【“沈大人!有商隊愿用茶葉換沙棗!”衙役氣喘吁吁跑來。原來,沙棗酸甜可口,制成的果脯在江南供不應求。】
【“我們可以辦‘沙海集市’!”沈青禾眼睛發亮,“用胡楊木雕刻工藝品,用沙畫做裝飾,讓治沙變成生意!”】
【當秋風再次掠過河套,曾經死寂的沙地熱鬧非凡。】
【“客官,這胡楊木梳包您長發順滑!”】
【“瞧一瞧嘞!沙畫屏風,大漠風光帶回家!”】
【巴圖帶著妻兒在集市擺攤,兒子咬著沙棗糕咯咯直笑:“爹,以后我們不偷東西了,守著這片林子比啥都強。”】
【遠處,新一批治沙隊正啟程前往更荒涼的戈壁。】
【沈青禾撫摸著“清塵碑”上新刻的名字——那些在治沙中逝去的百姓與工匠。朱由檢的圣旨剛剛下達,將治沙經驗推廣到九邊重鎮。】
【“大人,這是百姓送的。”衙役捧來一壇沙棗酒,壇身刻著歪歪扭扭的字:“治沙人,辛苦了。”】
【沈青禾望向連綿的綠洲,那里風車轉動,胡楊搖曳,曾經肆虐的風沙,終于化作了守護人間的溫柔。】
……
洪武位面
朱元璋盯著天幕里黃沙埋城的畫面,把手里的馬鞭狠狠摔在地上:“徐達!現在管邊境的是誰?連沙土都看不住?”徐達立刻抱拳:“末將這就去查!把逃兵抓回來治罪!”